|
难以想象,在金融和医疗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行业,解决和处理的方式却又是如此相近。不变的是一刀切、层层加码,领导行为,员工遭罪。在一些银行柜员聚集的平台上,经常会有银行员工对客户的不理解感到很无奈。原本是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客户却说“明明是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凭什么限制我?”而柜员的内心想法则是,若不是上级任务我也不想做任何限制,巴不得你们所有的卡都可以像原先那样随便刷、随便用。“断卡行动”下的银行柜员,像极了那些被称为“大白”的网格志愿者;而银行柜员每次都要盘查的工作证明、居住证明、收入证明、手机号实名等,又如同出门时会被要求出示的“核酸证明”;今年云闪付上线了“一键查卡”的功能,可以实现一次性跨行查询多家常用银行的开立账户,这本来是为了方便储户查询名下银行卡(包括实体卡及电子账户)的数量,尽量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冒名开卡,可在热衷于层层加码的地区,这项功能仿佛一把利剑,又成为了一项开卡前所必须的环节;另外,据说苏杭一些地区的公安已经开始试行扫“开户码”,同样是用红码、黄码、绿码的方式标记短时间内频繁开卡的潜在风险客户,“非必要不开卡”。怎么样?是不是倍感熟悉?
“断卡行动”最初是打击电信诈骗,可发展到如今却又变了味。每个人需要费尽心思去证明自己办银行卡没有用来犯罪的意图,就像每天出门都要用24小时核酸阴性来证明自己没病。如今,“过度防疫”被叫停,广州带头贯彻落实,接下来估计其他地区也会跟进。那么,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落地后,“过度反诈”是不是也该适可而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