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卡首页 人次在我爱卡申请信用卡 人次申请贷款 255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授权合作
社区 【已关闭】信用卡 卡友水缸 智囊全集 作者:冯梦龙
楼主: w7439

[读书] 智囊全集 作者:冯梦龙

[复制链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4 | 只看该作者
  议者言韩滉闻乘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阴畜异志。上疑,以问李泌。对曰:“滉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滉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滉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滉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滉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他。”上曰:“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不闻乎?”对曰:“臣固闻之。其子皋为考功员外郎,今不敢归省其亲,正以谤语沸腾故也。”上曰:“其子犹惧如此,卿奈何保之?”对曰:“滉之用心,臣知之至熟,愿上章明其无他,乞宣示中书,使朝众皆知之。”上曰:“朕方欲用卿,人亦何易可保?慎勿违众,恐并为卿累!”泌退,遂上章,请以百口保滉。他日,上谓泌曰:“卿竟上章,已为卿留中。虽知卿与滉亲旧,岂得不自爱其身乎?”对曰:“臣岂肯私于亲旧以负陛下?顾滉实无异心。臣之上章,以为朝廷,非为身也!”上曰:“如何为朝廷?”对曰:“今天下旱蝗,关中米斗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而谕韩皋,使之归觐,令滉感激,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非为朝廷耶?”[边批:此唐室安危之机,所系非细。]上曰:“朕深谕之矣。”即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知其所以,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与卿父宜速置之。”皋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啼声闻于外。滉怒,召出挞之,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边批:至诚感人,可悲可泣。]既而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曰:“韩滉乃能使陈少游亦贡米乎?”对曰:“岂唯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矣!”[边批:有他夸。]【译文】

  唐朝时有人告诉皇帝,韩滉(字太冲)趁天子不在京师,大规模的招募兵士整修石头城的战备,阴谋叛变。皇帝听了对韩滉生出疑心,询问李泌的意见。

  李泌说:“韩滉忠诚清廉。当时皇上离京播迁在外,韩滉依然不改人臣的职守,一再贡献钱粮不断;而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完全绝迹,都是韩滉的功劳。至于整修石头城,是因为韩滉见到中原纷乱,认为皇上可能南下到永嘉避乱,为迎接护卫圣驾作准备而已。这是为人臣子忠诚无比的思虑,褒奖都来不及了,怎么还加以责罪?韩滉个性刚烈严正,不攀附权贵人士,所以招来很多毁谤,愿陛下明察。微臣保证韩滉绝对没有二心。”

微信公众号搜索:我爱卡,最新信贷信息,尽在我爱卡唯一官方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5 | 只看该作者
  皇帝说:“可是,议论纷纷,章奏多得不得了,你没有听说吗?”

  李泌说:“微臣老早知道了。韩滉的儿子韩皋(字仲闻,任考功员外郎)正因为毁谤的话太多了,想告假回去省亲都不敢。”

  皇帝说:“按你的说法,连他自己的儿子都怕成这样,你怎么还敢为他保证再三呢?”

  李泌说:“韩滉的用心微臣很清楚。希望皇上公开表示信任韩滉,并由中书省白纸黑字发布,让朝中所有官员都清清楚楚看到此事。”

  皇帝说:“朕正想重用你。但你得自己知道,别人哪有这么容易就可保证的?你自己得小心不要太违抗众人的意见,要不然恐怕连你也被连累。”

  李泌退朝后,仍然上奏章,用一家百口来保韩滉绝无二心。

  几天后,皇帝对李泌说:“你竟然还敢上奏章保韩滉,我已将这份奏章扣下来,不让它流出朝中。我知道你和韩滉有亲戚关系,但你就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想想吗?”

  李泌说:“微臣哪里会偏袒亲戚而辜负皇上呢?只是韩滉实在没有叛逆的心意,微臣上奏章,只为朝廷,不为自己。”

  皇帝说:“怎么说是为朝廷呢?”

  李泌说:“如今天下旱灾蝗害,关中米价昂贵,一斗米卖一千钱。仓库存粮日渐减少,。而江东却大丰收。希望皇上将微臣的奏章发下朝廷公开出来,以释清群臣的疑惑,同时下诏给韩皋,要他立刻回京觐见。使韩滉感激圣上的信任,消除这阵子的流言可能引起韩滉的不安,而将江东的粮食迅速运来储备。这难道不是为朝廷吗?”

  皇帝说:“朕已经完全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5 | 只看该作者
  于是皇帝下圣旨给李泌,命令韩皋回京觐见,当面赐予绯衣(六品以下的官服),并告诉韩皋,别人对他父亲的毁谤,如今皇上已清清楚楚,绝不相信韩滉有二心,还说关中缺乏粮食,他们父子应该赶快处理运粮事宜。

  韩皋回到润州报告父亲,韩滉感动高兴得泪流满面,当天就亲自到江边运发米粮十万斛,让韩皋只留五天立即回京。

  韩皋辞别母亲,哭声传到屋外,韩滉气得把他叫出去鞭打一顿,亲自押送到江边,冒着风浪把儿子送走。

  接着陈少游(博平人)听说韩滉贡米,也进贡二十万斛米。

  皇帝对李泌说:“韩滉能使陈少游也跟着贡米,真想不到!”

  李泌说:“岂只少游,这下子各道都将争着贡米进京了。”

  、荀息【原文】

  晋献公谋于荀息曰:“我欲攻虞,而虢救之;攻虢,则虞救之。如之何?”荀息曰:“虞公贪而好宝,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宫之奇存焉,必谏。”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唯中智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公,中智以下也。”晋使至虞,宫之奇果谏曰:“语云:‘唇亡则齿寒’,虞、虢之相蔽,非相为赐。晋今日取虢,则明日虞从而亡矣。”虞公不听,卒假晋道。行既灭虢,返戈向虞,虞公抱璧牵马而至。

  【译文】

  晋献公和荀息(春秋晋公族,字叔)商议说:“我想攻打虞国,而虢国一定出兵救援;攻打虢国,则虞国也会救援。这要怎么办才好?”

  荀息说:“虞公生性贪婪,最爱好宝物,请您用屈产(龟兹)的名马和垂棘的宝玉为诱饵,向虞公借路攻打虢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6 | 只看该作者
  献公说:“宫之奇(虞大夫)在,一定会劝谏虞公。”

  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内心明达而性格柔弱,又是虞公从小养大的。内心明达则说话只提纲领,不够详细;个性柔弱则不能强谏;而由虞公一手养大,虞公就会视他。宝物珍玩摆在眼前,祸患则远在虢国灭亡之后,这样的危机只有才智中上的人才会想到,微臣猜想虞公是个才智中等以下的君王。”

  晋国使者一到虞国,宫之奇果然劝谏虞公说:“俗语说,‘唇亡则齿寒’,虞、虢互相屏障保护。这是关系两国的存亡问题,不是谁对谁施恩。晋国今天灭了虢国,明天虞国也会跟着灭亡。”

  虞公不听,终于借路给晋。晋灭了虢国,回来攻打虞国,虞公只好抱着宝玉、牵着名马来投降。

  、虞卿【原文】

  秦王龁攻赵,赵军数败,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将不听。不如以重宝附楚、魏,则秦疑天下之合纵,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虞卿曰:“郑朱贵人也,秦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成矣。”既而果然。

  [冯述评]战国策士,当为虞卿为第一。

  【译文】

  秦国王龁攻打赵国,赵军吃了几次败仗,楼昌请赵王派地位尊贵的使者去求和。虞卿(战国游说人士)说:“目前主动权完全握在秦国手中,秦王想的是趁此彻底击破赵国的军队,即使派人去请和也不会有用的。不如用贵重的宝物讨好楚国和魏国,则秦王怀疑天下合纵抗秦,和谈才有机会成功。”

  赵王不听,仍然派郑朱到秦国求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7 | 只看该作者
  虞卿说:“郑朱是地位尊贵的人,秦王一定对天下人表示尊重他,故意引起天下注意。天下各国看见大王向秦国求和,一定不出兵援救赵国。秦王知道天下不出兵援救赵国,求和就不能成功。”

  后来果然如此。

  [冯评译文]、傅岐【原文】

  侯景叛魏归梁,封河南王。魏相高澄忽遣使议和,时举朝皆请从之。傅岐为如新令,适在朝,独曰:“高澄方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以疑侯景,使景意不自安,则必图祸乱。若许之,正堕其计耳!”帝惑朱异言,竟许和。景未信,乃伪作邺人书,求以贞阳侯换景。[边批:亦巧。]帝答书,有“贞阳旦至,侯景夕返”语,景遂反。

  【译文】

  南北朝时侯景(朔方人,字万景)叛魏,归附南朝的梁,封河南王。魏相高澄(字子惠)忽然派使者来梁议和,当时朝廷百官都赞成和议。

  傅岐(梁朝人,字景平)任如新县令,正好人在朝廷,只有他意见与与众不同,说道:“高澄刚得志掌权,看不出有什么必要议和。一定是设计要让侯景自觉受到朝廷怀疑而不能安心,逼他起兵作乱;如果答应议和,正中高澄的计谋。”

  梁武帝相信了朱异(字彦和)的意见,竟然答应议和。

  侯景起初不相信,就伪造魏国邺人的信,假称要放回当时扣押在北魏的梁朝贞阳侯萧明(字靖通),以交换侯景送回北魏。梁武帝不察,又答应交换,而且回信中有“贞阳侯白天送到,侯景晚上就交回”的话,侯景于是造反。

  、李泌 李绛【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7 | 只看该作者
  德宗时,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鸩杀节度使张劝,代总军务,邀求旌节,且阴召李怀光将达奚小俊为援。上以泌为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欲以神策军送之。对曰:“陕城之人,不敢逆命,此特抱晖为恶耳。若以大兵临之,彼闭壁定矣。三面悬绝,未可以岁月下也。臣请以单骑入。”[边批:大言。]上曰:“朕方用卿,当更使他人往。”对曰:“他人必不能入。”[边批:大言。]今事变之初,众心未定,故可出其不意,夺其奸谋。他人犹豫迁延,彼成谋,则不得前矣。”上许之。[得先着。]泌见陕州进奏官及将吏在长安者,语之曰:“主上以陕、虢饥,故不授泌节而领运使,欲令督江淮米以赈之耳。陕州行营在夏县,若抱晖可用,当使将;将有功,则赐旌节矣。”觇者驰以告抱晖,稍用自安。泌具以上白,曰:“使其士卒思米,抱晖思节,必不害臣矣。”泌出潼关,宿曲沃,将佐皆来迎;去城十五里,抱晖亦出谒。泌称其摄事保城之功,曰:“军中烦言,不足介意,公等职事,皆安堵如故。”

  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不愿闻也。”泌但索簿书治粮储。明日,抱晖到宅,语之曰:“吾非爱汝而不诛,恐自今危疑之地,朝廷所命,将帅不能入,故丐汝余生。汝为我赍版币祭节使,慎无入关,自择安处,潜来取家,保无他也。”[边批:情法两尽,化有事为无事。]泌之行也,上籍陕将预乱者七十五人授泌,使诛之。泌既遣抱晖,日中,宣慰使至,泌奏:已遣抱晖,余不足问。”上复遣中使诣陕,必使诛之。泌不得已,械兵马使林滔等五人送京师,恳请赦宥,诏谪戍天德军,而抱晖遂亡命。

  [冯述评]传称邺侯好大言,然才如邺侯方许大言。古来大言者二人,东方朔、李邺侯是也。

  汉武好大之主,非大言不投;唐肃倚望邺侯颇大,不大言不塞其望,望之不塞,又将迁迹他人,而其志不行矣。是皆巧于投主者也。荆公巧于投神宗而拙于酬相位,所谓言有大而夸者耶?诸葛隆中数语,不敢出一大言,正与先主局量相配;若卫鞅之干秦王,先说以帝道、王道,而后及富强,此借所必不入以坚其入,又非大言之比矣。

微信公众号搜索:我爱卡,最新信贷信息,尽在我爱卡唯一官方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李泌尝言:“善料敌者,料将不料兵。”泌之策陕城,绛之揣魏博,皆料将法也。

  【译文】

  唐德宗时,陕虢都知(兼任官)兵马使达奚抱晖毒杀节度使张劝,夺取张劝的军权,又要求朝廷让他当节度使,并暗地结交李怀光(靺鞨人,本姓茹,赐姓李)手下将领达奚小俊的助力以为要胁。

  德宗派李泌担任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并准备以神策军(宫中禁军的名称)来护卫李泌上任。

  李泌说:“陕城的军民并没有叛心,只有抱晖一个人作恶罢了。如果派大兵去,他们害怕起来,一定关起城门抗拒。而陕城三面悬崖,不是一年半载所能攻下的。微臣请求单独前往。”[说大话。]德宗说:“朕正要倚重你,冒险不得,还是换别人去吧。”

  李泌说:“别人一定进不去,[说大话。]现在变乱才刚开始,抱晖还未能控制陕城军民,所以可出其不意,压制他的奸谋;如果为了挑选合适的人而不立即行动,一定会延误时机。等抱晖完全掌握陕城,那时派谁去都不可能了。”

  德宗答应了他。

  李泌先接见陕州进奏官(进奏院的属官)以及在长安的将吏,[得先着。]告诉他们说:“皇上认为陕虢正闹饥荒,所以不授给我掌军符节,只让我担任转运使工作,是要我督运江淮的米来救灾而已。陕州节度使的驻所在夏县,如果抱晖可以任用,就先让他掌理军队,将来立了功勋再正式晋封节度使。”

  消息传到抱晖耳里,果然令抱晖安心不少。

  李泌又详报德宗说:“当地士兵想得到米粮,抱晖想得到节度使的旌节,不会加害微臣,皇上尽管放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29 | 只看该作者
  李泌出了潼关,夜宿于曲沃,将吏们都出来迎接。到离夏县只有十五里时,抱晖也出来拜见李泌。李泌称赞他代理军务、稳定陕城的功劳,说:“军中闲言闲语不必介意,你们的职务都像以前一样安稳。”

  入城巡视时,有宾佐请求私下和李泌说话。李泌说:“更换将领期间,军中有闲言闲语是正常的,我来到以后自然平息,不愿多听。”于是不见那些人。李泌只要求查看一些军中的文书资料以为处理粮食储备参考。

  第二天,抱晖来到李泌住处,李泌告诉他说:“我不是顾念你哪一点而不杀你,而是因为此时此地的情势非常混乱不安,稍稍不慎就会出事。而朝廷所派的将帅一时还进不来,所以才乞求皇上留你的一条小命。你先替我带纸钱去祭吊张节度使,记住千万不要入关,自己选一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再偷偷回来带你的家人走,我可以保你无事。[情法两尽,化有事为无事。]李泌离开京师时,德宗曾将预备叛变的七十五个陕将名单交给他,授命李泌杀掉他们。李泌遣走抱晖以后,中午朝廷宣慰使正式来到,李泌奏报已经遣走抱晖,其余的人不必再加以追究。可是德宗又派宫中的使臣到陕,指示一定要杀这些人。李泌不得已,只好将兵马使林滔等五人加上刑具遣送京师,恳请德宗宽赦,德宗诏令把他贬到天德军(边境地名)戌守边区,而抱晖则逃亡。

  [冯评译文]史书上记载邺侯(李泌)爱说大话,然而也要有邺侯这样的才智,才能说大话。

  自古以来最爱说大话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东方朔(汉•厌次人,字曼倩),另一个就是李邺侯。

  汉武帝是好大喜功的国君,不说大话不能投其所好;唐肃宗非常倚靠邺侯,不说大话不能满足他的期望。期望不满足,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邺侯的抱负就不能施展。这都是善于投合国君的喜好。

  王荆公(王安石)善于投神宗的喜好,却无法干好宰相的工作,这才真是让说大话成为彻头彻尾的自夸吧?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说的话,不敢有一句大话,也正与刘备本人的气度相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0 | 只看该作者

  如商鞅见秦王,先讲帝道、王道,而后谈富强。这是先借不能投合的话来坚定他的信心,那又不是单纯的说说大话所能比的。

  唐宪宗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儿子田怀谏年纪幼小。李吉甫(赞皇人,字弘宪)建议宪宗派兵讨伐。李绛(赞皇人,字深之)认为魏博不必用兵,自然会归顺朝廷。李吉甫却一再申诉不可不用兵的理由。

  李绛说:“微臣私下观察,两河藩镇之所以跋扈,是因为军队分属各个将帅,不专属一人,怕一人权势太重,恐怕容易生起叛心的缘故。结果诸将势均力敌,谁也压制不了谁。,若要彼此联合,又不能同心,计谋一定会泄漏;想单独起兵叛变,则兵力微弱,一定不能成功。于是跋扈的藩镇,就仗着这种微妙的平衡安然生存。说得好是不易引起不可收拾的动乱,说得坏则是军头分立,难以铲除。

  “然而以微臣个人的想法,除非能有一位力能控制所有藩镇,又心怀忠耿、行事严明的主帅,才可望真正解决长期割据的难局。现在怀谏幼小,不能自己决断事情,军府的大权一定会旁落他人手中;对待各支军队厚薄不均,一定会激起怨怒。于是以往分掌军队的做法,正好成为今日互相攻伐的祸乱起源。田氏不是起来大事诛杀,就是被手下囚禁失权,何须麻烦朝廷出兵呢?

  “但愿陛下按兵不动,蓄养实力,诏令各道选好兵马,随时听候朝廷的指令。贼兵知道朝廷的准备,不须几个月,一定有藩将愿意投效朝廷。到时候,朝廷必须迅速应付,把握时机,以爵禄来赏赐那些人;其他藩镇害怕他们的部下为取得朝廷的赏赐,起而效法,必定心怀恐惧,转为恭顺。

  这就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果然由于田怀谏幼弱,军政大事都取决于家僮蒋士则。蒋士则凭个人喜怒来任免将领,引起众人愤慨。有一天,田兴(又名弘正,字安道,卢龙人)清晨时进入军府,数千名士卒一看到他忽然大声喧嚷,环绕着田兴跪拜,请田兴来统率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1 | 只看该作者
  宪宗高兴地说:“朕平日省吃俭用,储蓄财物,正为了平定四方,要不然那么多钱存在府库里有什么用?”

  于是立即派知制诰(掌管皇帝诏命的官吏)裴度(闻喜人,字中立,谥文忠)到魏博宣慰,用一百五十万缗钱犒赏军士,六州百姓免除赋税一年。军士受到犒赏,欢声如雷。

  一些成德兖郓的使者见了,相顾失色,叹息说:“我们顽固地跟朝廷摆出一副强硬态度,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冯评译文]李泌曾说:善于揣测敌情的人,要揣测将领而不是揣测士兵。李泌策划陕城事件,李绛揣测魏博事件,都是揣测将领的方法。

  、李晟【原文】

  唐德宗时,吐蕃尚结赞请和,欲得浑瑊为会盟使,谬曰:“浑侍中信厚闻于异域,必使主盟。”瑊发长安,李晟深戒之,以盟所为备不可不严。张延赏言于上曰:“晟不欲盟好之成,故戒瑊以严备;我有疑彼之形,则彼亦疑我矣,盟何由成?”上乃召瑊,戒以“推诚待虏,勿为猜疑”,已而瑊奏:“吐蕃决以辛未盟。”延赏集百官,以瑊表示之,晟私泣曰:“吾生长西陲,备谙虏情,所以论奏,但耻朝廷为犬戎所侮耳。”将盟,吐蕃伏精骑数万于坛西,瑊等皆不知,入幕易礼服,虏伐鼓三声,大噪而至。瑊自幕后出,偶得他马乘之,唐将卒皆东走。虏纵兵追击,或杀或擒之,是日,上谓诸相曰:“今日和戎息兵,社稷之福。”马燧曰:“然。”柳浑曰:“戎狄豺狼,非盟誓可结,今日之事,臣窃忧之。”李晟曰:“诚如浑言。”上变色曰:“柳浑书生,不知边计,大臣亦为此言耶?”皆伏地顿首谢,因罢朝。是日虏劫盟信至,上大惊,明日谓浑曰:“卿书生,乃能料敌如此之审耶?”

  [冯述评]初,吐蕃尚结赞恶李晟、马燧、浑瑊,曰:“去三人则唐可图也。”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瑊而止,尚结赞又归燧之兄子弇,曰:“河曲之役,春草未生,吾马饥,公若渡河,我无种矣,赖公许和,谨释弇以报。”帝闻之,夺燧兵权。尚结赞之谲智,亦虏中之仅见者。

  【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2 | 只看该作者

  二人都伏地叩头谢罪,因而罢朝。

  这天稍晚,吐蕃在会盟变动攻击的消息送到,德宗大惊,第二天早朝,德宗对柳浑说:“你是一名书生,料敌还能如此精确啊!”

  [冯评译文]起初,吐蕃尚结赞讨厌李晟、马燧及浑瑊三人,曾说:“除掉这三人,唐就好对付了。”于是离间李晟,借着马燧求和,并想捉浑瑊来陷害马燧,使三人一起获罪,再进军侵犯长安。结果因浑瑊逃走奸计才算罢休。

  尚结赞又归还马燧哥哥的儿子马弇说:“河曲一战之后,春草尚未生长,我国的马匹正挨饿,当时你父亲若领兵渡河,我们就全活不成了,全靠你父亲答应请和才救了我们,所以释放你做为报答。”

  德宗听说此事,就取消了马燧的兵权。

  尚结赞的谲智,是胡虏中难得见到的。

  、王琼【原文】

  嘉靖初年,北虏尝寇陕西,犯花马池,镇巡惶遽,请兵策应。事下九卿会议,本兵王宪以为必当发,否恐失事。众不敢异。王琼时为冢宰,独不肯,曰:“我自有疏。”即奏云:“花马池是臣在边时所区画,防守颇严,虏必不能入;纵入,亦不过掳掠;彼处自足防御,不久自退。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臣以为不发兵便。”然兵议实本兵主之,竟发六千人,命二游击将之以往。[边批:只是不深知晋溪故。]至彰德,未渡河,已报虏出境矣。

  [按]晋溪在西北,修筑花马池一带边墙,命二指挥董其役。二指挥甚效力,边墙极坚,且功役亦不甚费,有羡银二千余,持以白晋溪。晋溪曰:“此一带城墙,实西北要害去处,汝能尽心了此一事,此琐琐之物何足问,即以赏汝。”后北虏犯边,即遣二指挥提兵御之,二人争先陷阵,其一竟死于敌。晋溪筹边智略类如此。

微信公众号搜索:我爱卡,最新信贷信息,尽在我爱卡唯一官方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3 | 只看该作者
  又晋溪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凡物称是。晋溪不数脔,尽撤去,散于从官,虽下吏亦沾及。故西北一有警,则人人效命。当时法网疏阔,故豪杰得行其意;使在今日,则台谏即时论罢矣。

  梅衡湘播州监军,行时请帑金三千备犒赏之需,及事定,所费仅四百金,登籍报部,无分毫妄用。虽性生手段大小不同,要亦时为之也。

  【译文】

  明世宗嘉靖初年,北方胡虏入侵陕西花马池,巡抚害怕,奏请朝廷派军队征讨。这件事世宗交给九卿(明朝将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合称九卿)商议。兵部尚书王宪(东平人,字维纲)认为应该出兵,否则恐怕来不及。其他人都不敢有异议。

  王琼(太原人,字德华,着有《晋溪奏议》,当时任冢宰)只有他不同意,说:“我自己另有奏疏。”于是奏道:“花马池是微臣在边境时所规划修建的,防守工事非常坚强严密,胡虏一定侵入不了;纵然侵入,也不过是掠夺少许财物而已,当地的兵力绝对足以防御,不用多少时间胡虏自然会撤退。如果派京师的军队长途跋涉到边境,只不过增加路途上的疲劳,未必有用;而且沿途对百姓的骚扰,危害也不浅。假使军队到达该地而胡虏已经退了,就只是徒劳往返而已。微臣认为不出兵才对。”

  但由于出兵的事主要由兵部负责决定,最后还是派出六千名士兵,命令两名将领率领前往。军队到达彰德正待渡河,就传报胡虏已经出境了。

  [冯评译文]王琼在西北修筑花马池一带的边墙,命令两名指挥负责督导。两名指挥非常尽力,边墙也筑得很坚固,而且费用也不太多,完成后尚有二千多两盈余的银子,来报告王琼。王琼说:“这一带边墙是防御西北最重要的设施,你们能尽心尽力完成这件事就很好,这些琐碎的财物我不过问,就赏给你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3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3 | 只看该作者
  后来北方胡虏侵犯边区,就派这两名指挥带兵去抵御,两人争先冲锋陷阵,其中一名竟然就此殉职。王琼筹备边防的才智,其做法和功迹大概都和这种情形类似。

  另外,王琼镇守边境时,每次到阵地巡视,寻常的一餐,也要花费百两金子,所到的地都要准备宴会的用具,宰杀好几头羊,差不多都是这样的花费,有这种规模。

  王琼自己吃得不多,其余都分配给将领和士卒,连职位最低的小吏都分得好处,所以西北地方一旦有战事,人人都乐于效命。

  当时法网疏漏,所以豪杰之士能顺着自己的心志行事。

  假使在今日,谏议的官员马上就要加以弹劾,主事者甚至会被罢官。

  梅衡湘任播州监军时,临行请公款三千万钱,准备犒赏士兵,然而整个任务完成,却只花费四百万钱,其他如数报缴兵部,一点都没有乱用。

  处理的方式不可能永远是同一套做法,要看当时时势而定。

  、韦孝宽【原文】

  韦孝宽镇玉壁,念汾州之北、离石以南,悉是生胡,抄掠居人,阻断河路,而地入于齐。孝宽欲当其要处置一大城,乃于河西征役徒十万,甲士百人,遣开府姚岳监筑之。岳以兵少为难,孝宽曰:“计成此城十日即毕,彼去晋州四百余里,一日创手,二日魏境始知。设令晋州征兵,二日方集,谋议之间,自稽三日,计其军行,二日不到,我之城隍足为办矣。”乃令筑之。又令汾水以南,傍介山、稷山诸村,所在纵火。齐人谓是军营,遂收兵自固。版筑克就,卒如孝宽言。

  【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4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4 | 只看该作者
  北周人韦孝宽(杜陵人,名叔裕,以字行)镇守玉璧时,想到汾州以北、离石以南一带,都是没有开化的胡人,抢劫居民,阻断交通,但土地名义上归北齐所有。韦孝宽想在重要地点建筑一座大城,于是从河西征调役民十万人、甲兵七百人,派开府姚岳去监工。

  姚岳认为兵士太少,万一北齐得知,出兵来攻,任务不仅危险而且不容易成功。

  韦孝宽说:“我计算建好这座城,只需十天就可完工,这地方离晋州四百多里,第一天开工,第二天魏地才能知道。假设从晋州征兵,也要两天才能调齐,议论用兵事宜也要花费三天,我预计军队两天走不到这里,这时城墙就已经筑好了。”于是要姚岳依令筑城。

  韦孝宽又命令部下在汾水以南,介山、稷山一带的村落四处点火,北齐人以为是军营,于是收兵回去。最后果然如韦孝宽所预计的,完成了筑城的工程。

  、刘惔【原文】

  汉主李势骄淫,不恤国事。桓温帅师伐之,拜表即行。朝廷以蜀道险远,温众少而深入,皆以为忧,唯刘惔以为必克。或问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温,善博者也,不必得,则不为。但恐克蜀之后,专制朝廷耳。”

  [按]惔每奇温才,而知其有不臣之志,谓会稽王昱曰:“温不可使居形势之地。”昱不从。及温既克蜀,昱惮其威名,乃引殷浩以抗之,由是浸成疑贰。至浩北伐无功,而温遂不可制矣。

  【译文】

  晋朝时成汉主李势(字子仁)骄奢淫荡,不关心国事。桓温率军讨伐,上奏章后即刻出发。朝廷认为四川道路险阻,桓温的士卒少而深入险境,令人担忧。只有刘惔(相人,字真长)认为必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5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4 | 只看该作者
  有人问他乐观的原因,刘惔说:“我是从赌博来推测的。桓温是个很厉害的赌徒,没把握赢的绝不会下注。我担心的只是,桓温攻下四川之后,一定会总揽朝廷的大权了。”

  [冯评译文]刘惔每每赞赏桓温的才智,而且预知他有叛逆之心。他曾对会稽王昱说:“不可以使桓温处于形势险要之地。”王昱不听。后来桓温攻下四川,王昱才开始害怕桓温,而引用殷浩(长平人,字深源)来抗衡。[差多了。]从此渐渐互相猜疑,到殷浩北伐无功时,桓温已完全无法控制了。

  、杨廷和【原文】

  彭泽将西讨流贼鄢本恕等,入问计廷和。廷和曰:“以君才,贼何忧不平?所戒者班师早耳。”泽后破诛本恕等,奏班师,而余党复猬起,不可制。泽既发而复留,乃叹曰:“杨公之先见,吾不及也!”

  [冯述评]张英国三定交州而竟不能有,以英国之去也。假使如黔国故事,俾英国世为交守,虽至今郡县可矣。故平贼者,胜之易,格之难,所戒于早班师者,必有一番安戢镇抚作用,非仅仅仗兵威以胁之已也。

  【译文】

  明朝时彭泽(兰州人,字济物)率兵西讨流贼鄢本恕等人之前,问计于杨廷和(新郑人,字介夫)。杨廷和说:“以君主之命讨贼,还怕不能成功吗?唯一要留心的是:不要急着班师回朝。”

  彭泽杀了鄢本恕等人后,奏报朝廷要班师回京。不料贼寇余党又纷纷作乱,无法控制。彭泽出发以后又留下来,于是叹息道:“杨公的先见之明,是我不如的。”

  [冯评译文]张英国三次平定交州,最后竟不能保,就是因为张英国离开当地的缘故。假使如彭泽讨贼的故事,使张英国世代为交州太守,则至今交州还是明朝的郡县。所以讨平贼寇很容易,要使他们改过不再作乱很难,因此得留心不要太早班师回来,指的便是要进行一番安抚的工作,不是只靠兵力打胜仗就能解决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6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5 | 只看该作者

  、卜偃【原文】

  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后五年,晋灭虢。

  【译文】

  虢公在桑田击败戎人,晋国卜偃说:“虢一定会亡国,下阳(虢地名)被晋国所夺而不担心,现在又战胜戎人,这其实等于是上天要灭亡虢国的鉴戒,而特别加重他的病情。往后虢公一定不把晋国的威胁放在眼里而不抚爱百姓。我想,不超过五年虢国一定灭亡。”

  五年后,晋国灭虢。

  、士鞅【原文】

  晋士鞅奔秦。秦伯问于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栾氏乎?”秦伯曰:“以其汰乎?”对曰:“然。栾黡汰侈已甚!犹可以免,其在盈乎?”秦伯曰:“何故?”对曰:“武子栾书,黡之父,盈之祖。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栾黡死,盈之善未能及人,武子所施没矣,而黡之怨实章,将于是乎在!”秦伯以为知言。

  【译文】

  晋国士鞅投奔秦国,秦伯问士鞅说:“晋大夫哪一家会先灭亡?”

  士鞅说:“大概是栾氏吧。”

  秦伯说:“因为他奢侈吗?”

  士鞅说:“是的。栾黡已经奢侈得太过分了,但一时还不会灭亡,灭亡应该会在他儿子栾盈手上吧!”

  秦伯问:“何以见得?”

微信公众号搜索:我爱卡,最新信贷信息,尽在我爱卡唯一官方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6 | 只看该作者

  、班超【原文】

  班超久于西域,上疏愿生入玉门关,乃召超还,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之。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域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尚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留数年而西域反叛,如超所戒。

  【译文】

  东汉时班超久在西域,上疏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活着进入玉门关。于是皇帝诏令班超回国,而以戊已校尉任尚代替他的职务。

  任尚对班超说:“您在西域已经三十多年了,如今我将接任您的职务,责任重大,而我的智虑有限,请您多加教诲。”

  班超说:“塞外的官吏士卒,本来就不是守法的子民,都因为犯罪而被流放边境戌守;而蛮人心如禽兽,难养易变;你个性比较严厉急切,要知道水太清便养不了鱼。过于明察,事事计较便得不到属下的心,我建议你稍微放松一些,力求简易,有些小过失,小问题闭闭眼也就不必去追究,凡事只要把大原则掌握住好就可以了。”

  班超离开后,任尚私下对亲近的人说:“我以为班超会有什么奇谋,其实他所说都是平常的话。”

  任尚留守数年后,西域就反叛,果然如班超所说。

  、蔡谟【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2:37 | 只看该作者

  曹公之东征也,议者惧军出,袁绍袭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公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刘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卒东击备。田丰果说绍曰:“虎方捕鹿,熊据其穴而啖其子,虎进不得鹿,而退不得其子。今操自征备,空国而去,将军长戟百万,胡骑千群,直指许都,捣其巢穴,百万之师自天而下,若举炎火以焦飞蓬,覆沧海而沃漂炭,有不消灭者哉?兵机变在斯须,军情捷于桴鼓。操闻,必舍备还许,我据其内,备攻其外,逆操之头必悬麾下矣!失此不图,操得归国,休兵息民,积谷养士。方今汉道陵迟,纲纪弛绝。而操以枭雄之资,乘跋扈之势,恣虎狼之欲,成篡逆之谋,虽百道攻击,不可图也。”绍辞以子疾,不许。[边批:奴才不出操所料。]丰举杖击地曰:“夫遭此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故失其会,惜哉!”

  [冯述评]操明于翦备,而汉中之役,志盈得陇,纵备得蜀,不用司马懿,刘晔之计,何也?或者有天意焉?操既克张鲁,司马懿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今破汉中,益州震动。因而压之,势必瓦解。”刘晔亦以为言,操不从。居七日,蜀降者言:“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操问晔曰:“今可击否?”晔曰:“今已小定,未可犯矣。”操退,备遂并有汉中。

  安定与羌胡密迩,太守毋丘兴将之官,公戒之曰:“羌胡欲与中国通,自当遣人来,慎勿遣人往!善人难得,必且教羌人妄有请求,因以自利。不从,便为失异俗意;从之则无益。”兴佯诺去。及抵郡,辄遣校尉范陵至羌,陵果教羌使自请为属国都尉。公笑曰:“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

  【译文】

  东汉末年何进(宛人,字遂高)与袁绍(汝阳人,字本初)计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只好召董卓(临洮人,字仲颖)带兵进京,想利用董卓的兵力胁迫太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3:52 | 只看该作者
  曹操(沛国谯人,字孟德)听了,笑着说:“太监古今各朝各代都有,只是国君不应过于宠幸,赋予太多权力,使他们跋扈到这种地步。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只要诛杀元凶就行了,如此,一名狱吏也就足够了,何必请外地的军将来呢?若想把太监赶尽杀绝,事情一定提前泄露出去,这样反而不会成功。我可以预见他们会失败。”

  果然,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杀了。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以后,袁熙(字显雍,袁绍的儿子)、袁尚(字显甫)两兄弟投奔辽东,手下尚有数千名骑兵。

  起初,辽东太守公孙康仗着地盘远离京师,不听朝廷辖治。等曹操攻下乌丸,有人劝曹操征讨,顺便可以擒住袁尚兄弟。曹操说:“我正准备让公孙康自己杀了袁尚兄弟,拿他们二人脑袋来献呢,不必劳动兵力。”

  九月,曹操带兵从柳城回来,果然,公孙康就斩杀袁尚兄弟,将首级送来。诸将问曹操是何缘故,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怕袁尚等人,我逼急了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抵抗,我放松,他们就会互相争斗,这是情势决定、必然的。”

  曹操东征时,众人担心军队出尽之后,袁绍会从后面袭击,如此一来,前进了也无法放手一战,想后退又失去根据地。曹操说:“袁绍个性迟缓而多疑,一定不会很快就来;刘备刚兴起,民心尚未依附,此刻立即去攻击他一定成功,这是生死存亡的机会,不可失去。”于是向东攻击刘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钛金卡

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3686
主题
18
帖子
1300
信用币
3780
注册时间
2011-6-3

展开全部枚勋章

380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3:53 | 只看该作者
  田丰(巨鹿人,字元皓)果然劝袁绍说:“老虎正在捕鹿,熊去占有虎穴而吃掉虎子,老虎向前得不到鹿,退后又失去虎子。现在曹操亲自去攻击刘备,军队尽出,将军您有雄厚的兵力,如果直接攻进许都,捣毁他的巢穴,百万雄师从天而下,就像点一把大火来烧野草,倒大海的水来冲熄火炭,哪有不瞬间消灭的道理。只是用兵的时机稍纵即逝,形势的变动比鼓声还传得快,曹操知道了,一定放弃攻击刘备,回守许都。然而,那时候如果我们已经占领他的巢穴,刘备又在外面在外夹攻,曹操的头颅,很快的就高悬于将军您的旗杆上了。可是如果失去这个机会,等曹操回国的话,他就可以休养生息,储粮养士。如今汉室日渐衰微,万一等到曹操篡逆的阴谋成了气候,即使再用各种方法攻击,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推辞。

  田丰气得拿手杖敲地说:“得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却为了一个婴儿而放弃,真是可惜啊!”

  [冯评译文]曹操明白要得到天下,一定得消灭刘备。而汉中之役,却因急着占有陇地,而让刘备有机会占有蜀地。没有采纳司马懿(魏温县人,字仲达)、刘晔(成德人,字子阳)的计策,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是天意吧?

  曹操打败张鲁后,司马懿说:“刘备以诈擒得刘璋,蜀人尚未依附;如今攻破汉中,整个益州都震动。如果乘势进军一定可彻底击溃刘备。”

  刘晔也这样说。

  曹操却不肯。

  过了七天,听到投降过来的蜀人说,蜀中一天数十起变故,守将虽不惜杀人镇压,都控制不下来。曹操问刘晔说:“现在出击还来得及吗?”刘晔说:“现在蜀地已经差不多安定了,没办法打了。”

  曹操于是撤退大军,刘备占领了整个汉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经验值规则

我爱卡APP

扫码下载 随时看帖

猜你喜欢

推荐信用卡最快一天批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