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13-9-5
- 帖子
- 3
- 经验值
- 19
- 精华
普卡I级

- 经验值
- 19
- 主题
- 3
- 帖子
- 3
- 信用币
- 104
- 注册时间
- 2013-9-5
展开全部枚勋章
|
受疫情催化,医药医疗板块今年整体涨幅较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上较高分位,后随着市场风格和风险偏好的转变,医药医疗板块出现了一定的回调,回调之后,医药医疗板块内,哪些细分领域表现出较好的投资性价比?今天同花顺专家团邀请了中融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经理——甘传琦先生为大家分享。
嘉宾简介:甘传琦,北京大学金融硕士。2017年加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中融产业升级、中融医疗健康精选、中融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中融新经济混合基金经理。曾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嘉宾核心观点:
1、医药板块的中长期逻辑是医改政策红利下的产业升级,近期医药板块有所调整,但是展望明年的估值,头部公司基本都在50多倍,我们认为相对合理。
2、仿制药因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压制,估值已经调整了三年,但随着部分优秀仿制药公司转型布局及存量业务逐步消化政策的影响,可以重新审视他们的投资机会。
3、看好创新药及服务商,生物疫苗核心标的,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创新医疗器械及医药消费等细分领域。
访谈详细内容:
1、受疫情催化,医药医疗板块今年涨幅较大,估值处于高位,您如何看待后续医药股估值和行情走势?
甘传琦:我们持续看好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医药板块的中长期逻辑是医改政策红利下的产业升级,虽然今年整个宏观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医药产业升级的步伐没有改变,医保目录的调整,医保支付体系的改善,“互联网+医保”的破冰,处方外流的逐步落地,创新医疗器械的获批等等,逻辑持续得到验证。我们看过去几年,整个医药板块头部公司的估值中枢在持续抬升,背后反应的也是政策的红利,近期医药板块有所调整,但是展望明年的估值,头部公司基本都在50多倍,我们认为相对合理。
2、第三批医保带量采购结果落地,资本市场并没有像以往出现过激反应,是因为当前仿制药企业估值较为合理,还是市场已经适应了带量采购政策?
甘传琦:首先第三批集采整体降价幅度和前两次相比基本一致,且市场对带量采购的规则以及降价幅度有充分的预期,所以集采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仿制药因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压制,估值已经调整了三年,这背后反应的是对仿制药企未来长大预期的不确定,但是随着部分优秀的仿制药公司多年以来的转型布局,以及存量业务逐步消化政策的影响,这部分公司已经出现明确的拐点,还是可以重新审视他们的投资机会。
3、根据您的观察,国家医保带量采购,参与投标的企业中标和落标,对参与集采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等的年利润有何影响?
甘传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要综合考虑集采品种的数量,以及目前的竞争格局,市场份额,降价幅度等多重因素,所以对药企的利润影响要具体分析,整体来看,对新进入者或者之前市场份额比较小的品种利大于弊,有望通过集采实现医院的准入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对市场份额已经很高的存量品种,短期压力会大一些。
医保局带量采购的出发点是挤掉不合理的价格水分,包括流通环节,销售环节,医院准入环节等的费用,同时也要考虑医保带量采购后的外溢效应,中标企业能拿到的量要远高于集采承诺的中标量,以某企业为例,其去年在第二轮药品集采过程中厄贝沙坦片中标,后来该公司与另一家医药经营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品种销售目标远超过中标数量,协议有效期一年。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集采对药品,高值耗材来讲,中标的品种会拿到一个合理的利润的,未来考验企业的是持续的产品获批能力,因为单一品种的生命周期在缩短。
4、当前市场给予创新药企业较高估值,但是创新药研发不确定性较大、风险较高,对于这一类标的您是如何把控风险的?
甘传琦:我们会优选平台型的研发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高一些。另外,对于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我们会根据品种目前处于的研发进度,以及公开披露的临床数据来进行合理评估潜在上市后的销售预期。
5、前段时间,受不断释放出的新冠疫苗研发利好消息影响,生物疫苗相关企业股价被快速拉升后进入回调,您如何看待生物疫苗这个赛道及投资机会的?
甘传琦:继续看好,生物疫苗的赛道长大性非常清晰确定,一方面中国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大品种具备放量的基础,第二,国内疫苗的接种意识经过此次新冠疫情的教育有望大幅度提升,第三,头部的疫苗公司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目前已经进入到重磅品种落地的阶段,我们看到国产的13价肺炎疫苗,HPV疫苗已经相继获批上市,后续二倍体狂苗,多联多价疫苗符合疫苗发展趋势的品种也有望逐步落地。目前阶段虽然表观估值比较贵,但是随着重磅疫苗上市,业绩得以兑现,估值会逐步消化。继续看好核心的疫苗标的。
6、您预计新冠疫苗国内何时会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会属于一类苗还是二类苗?
甘传琦:按照目前最新的公开信息看,国药新冠疫苗III期临床已入组2万人、科兴疫苗预计9月底全部入组进入观察期,国内疫苗海外临床进展幅度是超预期的,走正常程序的话,年底国产疫苗有望获批。
至于是一类苗还是二类苗,这个要取决于国家的政策,一类苗价格肯定会较低,但接种的量更大,二类苗价格高,需要自费,量相对小一些。
7、医药医疗板块内,当前哪些细分领域性价比较高?
甘传琦: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及服务商,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IVD,医疗服务,创新医疗器械及医药消费等细分领域。
其实从这几年尤其是中国医改的深化,整个行业的机制逐步理顺,行业进入到良性发展的通道,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逐步凸显,我们看好的这些赛道基本都是受益于产业升级。
我们认为目前时点,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IVD化学发光几个细分领域性价比比较高,行业边际持续向好,头部公司自身的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ROE具备提升空间,估值上具备性价比。而创新药及服务商,创新器械及医疗服务等符合产业发展大方向,未来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基本已经反映了这些方面的预期。
8、您是如何挑选自己的持仓/重仓股,能否分享一下您个人的投资流程?对于前十大重仓股,您调仓的触动因素是什么?
甘传琦:从选股策略来说,主要是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在定性这个层面,主要关心标的是否处在一个好赛道,公司本身是否是“好公司”,我们对好公司的理解是,第一,企业的执行力与竞争力足够强大,第二,公司始终专注于核心业务并持续精进。定量的层面就是长大性行业的增速、收入增速、市场份额、回报率等等量化的指标。我个人认为定性比定量更加重要,会持续对组合个股板块进行风险收益的评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如果底层逻辑已经破坏了,就要做相应调整,反之则继续持有。
+63.32%
近一年收益率
中融医疗健康混合A
006240
查看详情
同花顺专家团,是由同顺号团队倾力打造的行业专家访谈专栏。关注同花顺专家团,把握经济热点,洞悉市场变化,深入产业分析,与专家面对面。
【内容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