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25-6-16
- 帖子
- 4
- 经验值
- 4
- 精华
普卡I级

- 经验值
- 4
- 主题
- 2
- 帖子
- 4
- 信用币
- 90
- 注册时间
- 2025-6-16
展开全部枚勋章
|
先说说自己的经历
之前倒腾信用卡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贷款中介,说自己认识很多内部渠道批款,收 10个点%。
也是病急乱投医,信了。
签了居间协议,中介甚至懒得动弹,让我自己去银行网点,直接找某某客户经理,千叮万嘱不要说找了中介。跟经理填完资料,突然想起自己的同学刚好是这个网点所属支行的副行长。随口和客户经理提了一嘴,态度立马变得热情。
等了一天,同学发来信息,说是在后台看到了我的贷款申请,特地交代客户经理按照最高额度来批。最后,也是因为自己征信太花,负债太高,暂时没有批下来。
估计客户经理和中介是认识的,第二天客户经理单独联系我,一是让我不要和副行长说中介的事,二是让我过一段时间再来试试新产品。
原本不想给身边人知道欠债的事,但是同学既然看到了,所以事后专门找到副行长同学聊了这个事,给我分析了几个点:
一是个人贷款走线下审批,也是有不同的侧重指标的,有些看负债,有些看机构数,有违规操作的空间,但是只会用在那些贷几千万的客户身上,毕竟你贷几十万,也给不了多少好处费。
二是贷款中介只是利用了信息差,他们可能更了解银行的审批尺度,哪些银行容易过,哪些银行管得严,绝对不存在什么内部渠道。
三是贷款中介是无本万利的生意,10个人找中介,银行批一个,中介就赚一笔,银行不批,中介也不会有损失。
四是地方性银行的审批尺度比较宽,比如信用社,在我们这,一个信用社的网点主任,自己就可以决定30万的额度,然后是股份制行,比如招商、光大、广发,最严格的是四大行,每一笔都要上系统。真想要贷款,自己一家一家的跑,和找中介也是一样的。
五是银行员工和贷款中介合作肯定是违规的,但是银行对员工的考核指标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推荐来办理贷款的人数,所以有些员工也乐意通过贷款中介来找客户。
六是要学会利用时间差,征信并不是实时更新的,所以最好在同一天同时申请几家银行贷款,这样每家银行收到的征信报告还不会显示其他银行的查询记录。
有人肯定会问,先找中介,等银行下款了就消失,不付手续费行不行?行,但是分情况,事前中介一般都会签居间协议,但是并没有什么法律效力,而且起诉的成本很高,但就是怕中介在掌握了你的住址、单位等等个人信息后持续骚扰你。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总之,中介能办到的,你也能办到,你办不到的,中介一样也办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