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星期二,我收到渣打银行经理打来的电话,一开口便是亲切的广东话,便约好星期三早上开卡。开卡的地点不是星期一那家支行,是旁边的京基100大厦楼上21楼,那位经理亲自下来接我,上到房间,填填开卡表格,预计卡里面的钱还可以填五百到一千,是一家0门槛的外资银行,而且还有人向我奉上一杯茶,大约半小时便开完卡。之后坐两站地铁来到华强北,进去兴业开卡,走了六间支行终于可以开,填表时职员勾选了非柜限额套餐的简易版,限5000,很快就开好。然后去了在汉国大厦上面的友利银行深圳分行,职员拿了我的证件,学生证和香港住址证明,和高层聊了很久都不给我开,叫我去其他外资银行。之后回到大剧院,上去又是在商业大厦里的华侨永亨银行,职员说现在准备转型为私人银行,需要一千万,与之前查询的电邮货不对办,我还是提交了证件给他审批。然后坐地铁到南山区的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轻松开了卡,好像还没有限额。最后去了前海的富邦华一,途中还看到创兴银行,可是没银行卡,想不到理由开存折,不敢进去。来到富邦华一,职员开口便问我是不是台湾人,我拿出港澳通行证,他便拿表格给我填,填到一半有一位主管走出来叫我停一下,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他们银行?我答了因为我在香港有富邦银行,他便说要打电话去香港富邦核实一下。一会儿,走出来示意职员可以开。来到窗口设置密码,连电话实名都不需要,还可以利用其他地区的电话,他只是用座机打我的电话来核实一下。可惜不能开微信银行,手机银行和网银,怎么注册也注册不了。
不给开卡的友利银行:
货不对办的华侨永亨银行:
不敢进去的创兴银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