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业内一片哗然。
文件名称是有点绕口,很多人都云里雾里的。
简单的说,就是加强对POS和扫码支付的管理。
所谓的“支付受理终端”,分为两类:
一是传统的刷卡POS,官方叫“银行卡受理终端”;
二是扫码收款,有静态的收款码,也有动态扫码器扫码枪,官方叫“条码支付受理终端”。
央行之所以出台新规,我个人感觉动机是偏向于反洗钱。
现在非法套现很泛滥,给洗钱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要打击非法支付通道,斩断跨境赌博的资金链。
按理说,加强POS和二维码收款的管理,也不是啥新鲜事。
但这回央行的动作显得很隆重,口吻也很严厉,提出“谁的终端谁负责”、“谁的网络谁负责”。
所以玩卡的和做支付的人,难免有些紧张,甚至有人说撸卡的明年就要完蛋了。
图片
我看了下文件内容,大致有这么几条内容。
1、加强对交易的位置确定。现在的POS机都有定位动能,就算是不具备定位功能的收款码,也要尽量推算其交易位置,比如通过付款人的定位。
2、个人收款码是重点关注对象。通知要求静态的个人二维码,原则上不能远程网络收款,防止被用于洗钱或赌博充值。
3、“谁的商户谁负责”,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实体特约商户,收单机构要现场核实;网络或无固定场所的商户,要人工或智能客服用同步视频来核实。
4、建立建立终端序列号与五要素的关系管理,防范“移机”“套码”等风险,压实清算机构的责任。
5、新规于2022年3月1日执行,还有4个半月的缓冲期。但是现有的存量POS机收款码,也得按通知要求进行整改。
这次的文件,到底能不能给支行业带来大地震,不好评价。
因为支付业不断在变化,监管一直是处于追赶、打补丁的状态。
前段时间有大规模的人脸识别数据被泄露,就因为没有资质的公司,都能随随便便做人脸支付。
就连零费率或者低费率的二清平台都杜绝不了,这些貌似正规的有支付牌照的一清公司,就更难清理了。
支付领域的合规工作,是一直在做没停过。
那央行这一次的新举动,效果会不会不一样,你说呢?
反正我是很不乐观,是不会戛然而止,但肯定会步步紧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