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夏粮再获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6.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连续16个月高于临界点……上半年,农业、工业、服务业生产需求均继续回升,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续拓展和巩固。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加完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此外,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6%和10.7%,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0.2和6.3个百分点。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6月末,根据统计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法人单位数首次突破3000万个,同比增长了16.6%。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2%,比一季度加快了0.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的产量同比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了500亿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处于比较低的涨幅水平。此外,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1,比上年同期缩小了0.0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这符合新发展理念,也是上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吹风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