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退市新规中新增的指标,成为公司“披星戴帽”的主要原因,也基本上圈定了一批缺乏主营业务甚至内控失效的壳公司,反映出新增指标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其中,本次退市新规的一大亮点是取消了单一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单纯亏损退市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的组合指标。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为负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也是符合注册制的内在含义。该组合指标本次圈住了23家公司,占沪市*ST公司近六成。这23家公司主营业务或早已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多年来通过外部输血、出售资产等盈余管理手段苟延残喘。这些公司常年亏损,约九成公司近三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收入规模普遍较小,有13家2020年营业收入不足5000万元,基本都是明显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壳公司。以*ST新亿为例,公司近年来已无主业,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365.73万元、-5537.35万元、-9346.72万元,2020年营业收入仅为345.87万元。
其他风险警示的新设指标也发挥了主要作用。触及内控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指标、最近三年扣非为负(孰低)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指标各有21家、5家,共占沪市ST公司超七成。
新增的财务类组合指标通过多维刻画,有效识别出无持续经营能力的壳公司,使得一批长期没有主业、持续依靠政府补贴或突击构造收入的公司“浮出水面”;而主业正常但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或因行业周期原因暂时亏损的企业不再面临股票退市风险。从其他“披星戴帽”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公司或缺乏持续经营能力,或是内部治理混乱,与指标设置初衷较为一致。较为精准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退市新规指标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识劣”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