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来的,是形成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承担着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
形成“双循环”发展合力
突出系统思维,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形成“双循环”发展合力。以“双循环”新格局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坚持系统观念。既要推动长三角与国内外的互联互通,同时也要注重长三角内部的要素优化,坚持全国一盘棋,构建国内国际良性循环的整体系统。
一是统筹推动国内国际“大循环”。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复杂多变,全球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应当从全球发展大势中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方面,依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投资需求、拓展投资空间、释放有效投资需求,提升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效能。另一方面,构建与国内需求结构相匹配的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持续激发消费能力,在国内国际“大循环”中打好战略主动仗。
二是统筹推动长三角与其他区域“小循环”。加强长三角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的协同联动。既要探索区域发展的共性,也要充分发挥各自城市群的本土优势,彰显个性,开辟区域特色一体化新模式。同时,促进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深度合作。加快长三角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辐射扩散,构建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统筹推动长三角内部“微循环”。从长三角一体化出发推进“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构建沪苏浙皖层级有序、互补共进的功能核心,持续强化长三角区域的动能提升和效率整合。重点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浦东开发开放等重点区域和领域进行突破。形成集区域产业链、区域市场链、区域创新链于一体的“双循环”新动力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