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我们身边好像突然冒出了很多
一个叫自贸区的地方
以前还只是分布在上海、海南这类沿海城市,这几年已经发展到了中西部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9月,北京、安徽、湖南也在省内划出一片地方,要做自由贸易试验区从2013年到2020年,过去7年,我们的自贸区数量扩容了6次
6次加起来,现在一共有,1+3+7+1+6+3=21个自贸区
说实在的,自贸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自贸区?
这跟我们每个人有关系吗
今日配乐《我敢》
分享一句歌词:就算明知在现实中会狼狈不堪 说干就干
01
自贸区,就是买东西便宜?
很多人对自贸区的理解还停留在“买东西便宜”这件事上
这么说确实没错,自贸区里面的国外商品,因为有关税优惠或者直接0关税,所以商品价格比自贸区之外的市场,要便宜10%至30%
但如果我们把自贸区仅仅看作类似机场免税店存在的话,那就不对了
自贸区对我们未来每个人的影响可没那么简单
那自贸区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超大的问题,我们分2步就好
第1步,弄清楚什么是保税区
粗糙点说,自贸区,就是升级版的保税区,那保税区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国外商品进入国内,都需要缴纳关税,不管你这批货物最后销不销售、销往哪里,只要进入中国,就要受到我国海关监管,还有缴纳关税
国内的企业也是,比如说,国外电商上有买家要从中国买一件商品,如果下单后再从中国发货,那快递真的要走好久好久
所以卖家们,会选择先把货物成批运国外去,先交一道关税
但这批货物并不代表能全部卖出去对不,那销售不完的货物再运回来吧
可以,但是再运回来,还要交一道进口关税,假设进出口关税分别是13个点,那一进一出就是26个点
也就说,反反复复下来,东西没卖出去,关税倒交了两遍
久而久之,国外企业就不太愿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于是,保税区就出现了,这是中国海关和当地政府共同划出的一块地方,然后可以让进出口货物
暂时停放在这里,不收关税
国外企业可以先将货物运往保税区存放,确定进入中国销售,再行缴纳关税;如果再运往别的国家,那就直接拉走,无需再缴纳关税
这么一来,双方交易成本就降低了
紧接着,对于国外的企业来说,它会琢磨,如果我把半成品货物运到保税区,然后在中国组装,再进行销售呢,这是不是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
对于中国来说,再加工,则意味着另外一笔收入,也意味着更多工作岗位,于是,保税区也开展了部分加工制造业
但这里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十分受限,因为保税区就那么大,货物放进去,再放一些简单的加工工厂就没有更多的地方了
于是保税区的升级版就来了
02
自贸区,升级版的保税区
除了保税区的税费优惠、海关行政效率优化等更好的营商环境,自贸区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让国内外企业在自贸区里面办厂
这就是了解自贸区的第2步,跟保税区不同的是,自贸区非常大
就以临港自贸区为例,这里被划成了9个片区
像新兴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这类片区,都分布很多类似出口贸易公司、物流类公司等等
也就是说,自贸区不仅可以吸引国外企业在这里办厂,还会做好引进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愿意做这件事
以临港自贸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
如果这个厂落在非自贸区,那它所有的配件进入国内都要交关税,如果再运往其他国家,那还得再交一次出口关税
但这是自贸区,特斯拉部分配件拉过来无需缴纳关税,然后再经过自贸区内其他配套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就可以进行销售了
这时候如果销售国外也无需交关税,要进入中国,再缴纳关税
可能有人会纳闷,那我们不是损失了不少关税
而且我们引进特斯拉,也突破了很多政策限制,比如说比较有突破性的一条就是,让特斯拉100%持股
要知道中国的外资汽车企业,必须以中外合资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像宝马、奔驰都是如此,
那给特斯拉这样的特权,我们图什么
特斯拉的投资?还是每年缴纳的税费?都不是
其实各位要看清,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眼前的关税,更需要关注的是关税后面,更大的经济贸易的机会,经济发展变革机会
少收10个点的进口关税,换来的可能是一次几个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流动。我们看协议中的这条
“3年内完成配件国产化率100%”
要知道,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需要上上下下很多企业的配件支持,像中控系统、充电、底盘等等而国产化率100%,则意味着,上海要的东西不是关税或者什么其他税费,而是
一整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这才是经济发展突破质的改变的关键,不要忘了这件事发生在自贸区
而且也只有自贸区这样具备特殊政策的土壤,才有可能让这件事发生
我们从特斯拉这个例子中,要看到这样3件事
1 税费及背后行政手续的简化
2 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还有一件事就是
自贸区政策本身,就是一次探索
特斯拉持股比例、协议互相约束的内容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一场对现有贸易规则的一次探索
换句话说,我们能做的只是定义自贸区的现在,无法定义自贸区的未来
03
因为自贸区本身,还在不断探索
各位注意没有,虽然我们全文都在说自贸区自贸区,但是人家目前的全称都是
自由贸易(试验)区
要知道中国官方文件的措辞,是精准到标点符号的,加了“试验”两个字
是在跟各位强调,这是我们国家的一次尝试
黄奇帆曾在演讲中这么说起自贸区
“大家注意,不管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是全国自贸(试验)区,中央反复交代自贸(试验)区不是为了GDP,也不是为了开工厂,也不是为了招商引资搞什么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试验探索创新的制度”
所以我们看到自贸区在税费、行政手续、制度设计方面,一直在求新求变,不断摸索
比如说行政手续方面
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工商一口受理”制度,承诺7个工作日完成
快的话,内资企业、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企业,4个工作日内就领取到各类证照,要知道原来这个流程至少需要29个工作日
申请资料,也从厚厚的一摞,变成了一张纸“投资者备案申请表和承诺书”
而且以前要复印好几份资料,每个部门都要交一份,现在只要交一份到办事大厅,这几个部门就会协同处理,高效
更刺激的是制度创新
自贸区也一直在路上,以上海自贸区为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上海自贸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范围更广,连陆家嘴、张江都在试验区范围之内
而且上海自贸区,不仅追求涵盖范围,它还在探索更多样的自贸区发展制度,怎么说呢,还是打比方比较生动
比如说,上海自贸区接下来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希望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