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军阀?割据一方的军人集团(势力)即是。 军阀自古有之,每个朝代即将结束、朝代更迭之时,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军阀。 历史上出现军阀,比较著名的时期: 东汉末年的三国、隋末唐初的诸侯混战、元末明处的军阀混战等。 最近一个历史时期的军阀,自然是民国初年的五大军阀。分别为: 北方的北洋军阀、山西的晋系军阀,南方的桂系军阀、滇系军阀、粤系军阀。 论实力、影响力,北洋军阀必须排第一。 北洋军阀的老祖宗,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说他一手创立了北洋军阀并不为过。 清末军阀的出现,拜天平天国所赐。 太平天国太凶猛了,腐朽和没落的大清帝国,应付列强已经拙荆见肘,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镇压太平天国了。因为清政府所仰仗的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绝大部分成了讨厌的家伙。 怎么办呢?清政府不得不鼓励各地团练。 什么是团练?通俗的说,就是自己花钱、自己招兵买马、自己练习,然后和太平天国打仗。清政府给予口头的或者荣誉上的奖励。 国库空虚的清政府只能如此。 “团练”就是军阀的一种形式,清末比较著名的有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但曾国藩和李鸿章所处的那个时代,慈禧的强势和清政府的余威仍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也比较识时务,只想位极人臣,没有其他想法,皆为清政府所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眼见连北京城都守不住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抢掠触目惊心),慈禧等当权者只能狠下心来,操练新军,试图挽救即将倾倒之清朝大厦。 袁世凯因此得到机会,核心的新军部队,由袁世凯创立。 为何让袁世凯创立新军? 因为在戊戌变法时,袁世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高密,赢得了慈禧的信任。 加上袁世凯已经在朝鲜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加上满清贵族中,实在是没什么人可以拿得出手了。 因为袁世凯练新兵的地方,位于天津的一个铁路小站,本次练兵又称“小站练兵”。 “小站练兵”人不多,文武人员加一起约一万余人,但不要小看这一万多人,他们全部是新式装备、西方教官、西式教法。 有了“小站练兵”的基础,日后逐渐形成了“北洋六镇”。 袁世凯的新军,在全国共建立了36个军镇,合计兵力约五十万(正规军)。 从此,北洋新军成为中华大地屈指可数的军事实力,无出其右者。 北洋新军最大的特点:只效忠于袁世凯,因为全是袁世凯培养、带出来的人。 清廷也没办法呀,特别是光绪皇帝和慈禧1908年相继死去,继承大权的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光绪的兄弟、溥仪的父亲)能力有限、实力有限,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 辛亥革命时,北洋新军按兵不动,清政府无奈,只能授予袁世凯最高权力。 为袁世凯为后来的逼清帝退位、逼孙中山让位,提供了官方、正统的理由。 1912年,袁世凯取得政权后,建立了北洋政府,短暂的统治了全中国(四年)。 先看看袁世凯统治时期手下的干将: “北洋三杰”: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 “北洋三杰”加上曹锟、张勋又被称作 “五虎上将”。 另外还有徐世昌,吴佩孚等大名鼎鼎的人物。 除此以外,东北张作霖一手创建的奉系,也依附于袁世凯的北洋集团。 整个中国北方,全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 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1916年病死,北洋政府群龙无首,北洋新军也谁都不服谁。 北洋新军迅速分解为三大军阀:
一、直系军阀:直系军阀的领袖多出自直隶省,故被称为“直系”,最早的领袖是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等人。 二、皖系军阀:皖系军阀的领袖多出自安徽省,安徽的简称是皖,因此被称为“皖系”。领袖有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后期的徐树铮等人。 三、奉系军阀:一手创办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出生在奉天,因此被称为“奉系”,主要控制区域为东三省和山东省,山东的军阀张宗昌也是奉系,和张作霖是把兄弟关系。 三大北洋军阀,谁也不服谁,因为争权夺利,发生过三次大的战争: 1920年的直皖战争,直系联合奉系打败了皖系。 1922年的直奉第一次战争,直系又打败了奉系。 1924年的直奉第二次战争,奉系联合直系的倒戈将军冯玉祥,打败了直系。 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让张作霖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位首领。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当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革命党出身的蒋介石开始掌控全局。 1929年的蒋桂大战、1930年的中原大战,蒋介石打败了中原地区的各个军阀。 自辛亥革命后,长达二十年的军阀混战,至此结束。 自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到蒋介石结束军阀混战,下面一张图表尽可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