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出门都不用带现金,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付款的动作了。但是一位银行的高管嗤之以鼻,他觉得每天来银行办现金业务的老百姓很多,看到“真金白银”才会心里踏实,怎么会相信手机中的一串数字呢?也根本不安全。?
?
但是十几年后,就连银行都需要手机端的APP来帮助网点分摊业务量了,甚至还推出了“云闪付”来对抗支付宝和微信,老百姓们去银行的次数越来越少,出门一部手机啥都搞得定……相信那位银行经理也会为自己的“目光短浅”开始后悔了。?
不过银行会淘汰吗?显然不会,就拿我们的移动支付来说,最基础的一项就是需要绑定银行卡,而办银行卡依旧是要去银行的,况且存取款只是银行的基础业务,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到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在互联网时代,虽然存款变成了一组“数字”,但是你的任何一个操作都是有记录的,甚至一些大额交易都会进入银行的“隐秘”监管当中,只要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银行“重点照顾”哦。?
?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被银行时刻“监控”着也是一件好事,例如你被骗了,存款被大量盗刷,如果正好在银行的监管范围之内,那么很有可能对方根本无法取走巨额资金,需要更加严密的身份验证才行,对你自己来讲可能就是多收几个验证码、去柜台签个字的事情,但是对骗子就是一个很好的限制了,这就是“监管”的好处。?
?
那么,交易的金额到多少,会让银行注意你呢??
我们先拿个人办理的银行卡来讲,银行设置的一天交易金额达到5万元或者5万元以上,就会列入银行的监管范围了,毕竟日常生活如果能用到5万元,一般都是特殊情况。?
单位和个人账户之间。一般来说,单位和个人账户之间经常会有一些账目走动,工资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要知道,公司是要交税的,很多老板都会以发工资的形式“挪用公款”,转账金额只要超过100万,或者现金交易额达到了20万元,那么会被监管!?
企业账户:对公账户的交易金额一般限制在200万左右?
?
实际上,银行设立相关的监察机制也是为了保障老百姓们的资金安全,防止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例如说挪用公款、偷税漏税、洗钱等情况,银行也会根据不同的账户和个人情况设立监管的红线,只要越过了红线,那么你就是被监督人员了,你的交易记录就会被送到检测中心进行相应的检测了。?
?
此外,银行卡里突然出现大额的资金,对个人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是正当收入那就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对方的账户有问题,那么你也是会受到牵连的,避免进入违法的陷阱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