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终端售业务及相关业务的管理通知意见稿。 凯撒随后发布了一篇文章: POS或将迎来巨变,且刷且珍惜! 不过任然有朋友问凯撒对个人机子的影响有多大,因为好多朋友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缺乏,凯撒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支付的基础知识和对于该意见稿的分析吧。 意见稿原文可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这个意见稿当中,对于设备的生产厂商以及收单机构的入网和退出,终端编码商户名称,营业执照对应的企业信用代码,行业类别码都提出了规定。 其实自去年的6月15日开始央行就曾经发过85号红头文件。 当时的文章中指出要坚决打击一机多商户等违规设备以及其他的违规操作的行为。 我们的终端设备一夜之间就从所谓的手动档升级成了这种自动档。 然后我们都是被动去接受,但是大家对一体机以及多商户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对新规并没有完全解读,实际上这个商户就是我们在签购单中看到的商户名称。 商户名称要在国家权力权威机构数据库里查到,比如像工商网查红盾蓝盾这样的数据库,可以一字不差地查询到。 而且企业的经营状必须是正常,没有企业异常经营,这样银行才能判定这笔资金消费是一笔正常的消费。 如果把这个钱用到不应该的地方,就很有可能触犯了银行的反洗钱法的风控系统,因为银行没有办法知道你的钱到底消费到什么地方去。 本次新规规定商户名称要比对,营业执照的企业信用代码必须是可以查询得到对应的上的。 如果两个查询不到或者对应不上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唯一性。 而85号的文件及新规当中提出的一码,实际上是我们签购单中显示的这个终端编码。 终端编码要求是8位,是纯阿拉伯数字,如果是当中出现了英文字母的,就是做了一些隐藏,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实际上给大家举个例子,张三李四,两个人两个名字,两个身份却用了同一个身份证号,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张三一个人,两个身份证号,这个肯定也是不可以的。 所以说如果你的设备在刷卡时那么出现了多个名字一个身份证号或者是一个名字出现多个身份证号,这种情况肯定都是说你的设备是违规的。 新规规定当中提到的比如像机构码呀,然后地区的经营商铺,这个要求也就是咱们的地区码,还有MCC行业类别码以及序列号,实际上也做出了非常非常细致的要求,给大家科谱一下。 MCC前三位呢,指的就是机构码 原谅凯撒偷懒,上一张之前的旧图提现一下机构编码。 如果出现不到账或被盗刷的情况,你就需要找这个支付公司沟通了。 MCC第4-7位,指的是经地区码 大多地区码和你身份证前四位是一致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地区码最好保持稳定,避免上午在广州购物,中午在北京加油,否则容易被风控。 8到11位,这4位数就是传说的MCC码,自九六费改之后被国家强行的规定成三大类及结算费率: - 公益类--0
- 优惠类--0.38%左右
- 标准类--0.50%左右
三大类分别有对于的标准结算费率 我们做为用户实际上支付的都是标准类费率,但是有时候没有享受到标准类的对待,这就是因为支付公司为了一些自己的利润,他们偷偷改到了优惠类或者公益类。 对银行来讲,我们就变成了对银行没有利润而言的用户,长期以往,必然不会受到银行的青睐,风控降额也是必然的。 最后四位是商户序列号 序列号同样重要,比如招行、中信以及最近的广发都有自己的黑名单系统,主要是根据这个商户序列号判定的。。 科普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去年85号文件是国家和央行向我们表明要对线下的这个支付行业当中的乱象去做一个整合。 以后支付圈会越来越严,而破死这块不会一刀砍的,深层次考虑,这次意见稿实际上这对我们持卡人未必是坏事。 目前支付圈鱼龙混杂,在利益的驱动下,某些黑心机构什么事也能办的出来,凯撒曾见过0.72%+3还跳平台跳且优惠的机器。 目前该文还只是一个意见稿,下个月具体怎么实行,都还是未知数。 而我们其实需要做的是: 第一,充实一下自己的基础知识,因为不论什么时候都存在着信息差和利用信息差赚钱的商家,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骗。 第二,注意自己的消费多元化,但前提是我们要使用的设备正规,然后我们自己消费的习惯也正规,都要符合银行银联的要求,符合国家的要求。 玩卡攻略关注公众号-畅聊支付 权益买卖关注公众号-凯撒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