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自述一下,本人应该是2009年(或者2010年)开的户,避开了A股历史大顶,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因为当时太穷了,我记得2007年那会,公司的一个出纳(退休返聘)因为抵挡不住周围朋友的挣钱效应,在5000左右的时候进的场,进场一段后还真的很开心,说挣钱太容易了,叫我也去开户入市(我实在是没钱,不然也许也去了),后来到6000多的时候,有个小姐姐通过特殊渠道知道顶部即将到来,告知同事差不多要离场了,但是同事们依然沉醉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幻想里,小姐姐爆利全身而退,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于不断抄底的半山腰,那一年,多少退休金、老婆本、棺材本等资金泯灭在历史长河里,成为一生无法忘怀的惨痛回忆。
因为自己没有实际参与历史大顶,对当时的体验不会深刻,后来即使开了户,碍于资金,也是很业余的参与,不当回事,不过庆幸自己当时也很有自知之明,定了一个计划:比如你有4A 的资金,先拿A出来玩看看,看看能玩多久,玩到剩下0.5A,在加A,继续,结果,还没到第三个A登场,我就没兴趣参与了,觉得没意思,后面零零散散的有参与,属于休眠账户那种。再后来因为结婚买房生孩子等过了几年,在2015年又参与一回,那会换了一家公司,里面有几个人在玩,那一年,他们简直是如沐春风,几乎每一天都小几千收入,我这次参与了,结果,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要搞就要搞高风险高收益的,于是去买了一家借壳上市的公司,结果,你懂的,去了几个板,那会还好是遵循上面的资金规则,4B的资金剩下3B了,如果直接4B进场梭哈,估计剩下2B了应该。后来开始暴跌,同事们个个灰头土脸的离场,我也没兴趣参与了。不过这次经历,真正的第一次体验到了股市的风险。
说到风险,自然也伴随着收益,不然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依然对股市如初恋?说到股市的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标准答案自己去网上找,如果国家经济发展稳定,股市制度健全,惩罚分别,我们应该在未来可以走出和老美类似的趋势,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的,让全民享受到国家发展上市公司的红利,至少比存银行收益高,只是目前的这个阶段,A股还是属于投机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结果,自然而然,2-8格局成为永恒的股市定律,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依旧是去散户化的一个过程,老美散户的资金占比不足10%,而我们占据了半壁江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很多散户会把资金通过基金产品让专业的人去入市,渐渐的去散户化。
扯远了,现在说下投资的占比,不过在说之前,我依然坚持能不入股市的尽量别入,因为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是一个考验人性缺点的历练,没多少人能熬过十年。目前,投资占比,个人觉得初级股友,股市和基金占比可以2 左右,等自己慢慢成长并盈利,才慢慢改变这个比例。
好了,先到这吧,有故事的股友可以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