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正在举行的“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介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上海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对防疫重点企业的专项信贷支持。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在沪分行和地方法人银行,积极使用人民银行推出的专项再贷款政策,加大对防疫重点企业和生活必需物资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支持,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按照国家规定还将再给予一半的财政贴息,确保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低于1.6%。
在此方面,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已经运用这一政策,为上海开米科技公司授信1亿元,并以优惠利率发放4100万元。目前,本市多家银行已经与有关重点企业联系,并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信贷审批和发放机制。
二是积极为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沪银行将加大对抗击疫情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三家地方法人银行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贷款利率在参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础上,至少再减25个基点。举例而言,如目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4.15%, 减25基点也就是减0.25个百分点后,企业贷款利率将不高于3.9%,鼓励其他银行也参照执行。同时,本市各银行都建立了绿色通道,为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交易供应等企业在办理资金支付、信贷审批、外汇及人民币跨境业务方面提供高效服务。此外,还鼓励在沪银行降低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速。
在此方面,上海农商银行已经为上海盈帆工程材料公司加急发放7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加急生产防渗膜,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又比如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应急征用名单上的N95口罩生产企业上海远钦净化科技公司即开户即发放300万元免担保信用贷款。上海银行仅用1.5小时为复星国际在英国紧急采购2万套防护服13万件防疫物资办理汇款,该批物资已运抵武汉。
三是对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此次疫情对部分实体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为此,上海提出在沪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文化娱乐、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信贷支持,通过变更还款安排、延长还款期限、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对于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支持。如确实因疫情影响导致贷款逾期,可合理调整有关贷款分类评级标准,不换种方式要求此类逾期90天或60天以上的贷款归为不良。
在融资担保支持方面,对相关企业原有贷款继续给予担保、新增贷款担保费率降至0.5%、再担保费用减半、创业贷款担保免收担保费、续贷展期担保贷款继续给予财政贴息等。
在此方面,浦发银行为武汉的贷款企业设计了“无还本续贷”业务方案,企业无需归还原贷款本金即可续贷,贷款期限顺延一年,并给予最优惠利率。
四是拓宽疫情防控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在沪金融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这些企业在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发行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上海将积极配合上交所,大力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此外,也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相关的医疗设备、疫苗药品研发生产企业。
在此方面,在上海清算所大力支持下,浦发银行主承销的珠海华发集团10亿元的“20华发”,上海银行主承销的四川科伦药业8亿元的“20科伦”等两只疫情防控债已成功发行,相关募集资金将直接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的生产研发。
五是进一步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如针对急缺医疗物资、疫情防控用品企业的进口诉求,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积极开展进口预付款保险,放宽受理条件,降低保险费率,提供海外资信服务。对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保险机构开辟服务专窗,做到应赔、尽赔、快赔。鼓励保险机构为本市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免费提供意外伤害及定期寿险保障。同时,也支持更多在沪保险公司,将意外险、疾病险等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
在此方面,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已完成对3家企业进口预付款保险审批,预计将支持约400万美金的防疫用品进口。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向上海市医护人员赠送针对疫情防控推出的“医护保”保障服务项目,并将援外团队的意外事故赔偿责任也纳入协议承保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