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生活家老杨 于 2020-1-11 23:16 编辑
我们在5月份的时候,对当时传言要上线的新版征信进行了梳理新版征信影响几何(脱水版)就目前来看,当时所有要上线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过针对一些问题,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解读。
下图是当时整理的表格,结合现在有几点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1、1.20征信上限,大概率是查询功能,关于提到的t+1的信报推送可能要到5月份才能实现。
2、新版征信将体现夫妻双方的负债情况。这也意味着即便离婚,非主贷人再次买房属于有房有贷,首付80%,离婚后可能也无法低首付购房。一句话,“假离婚买房”这条路可能走不通,离婚买房首付可能提高。
其实关于买房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相信未来的争论点会集中在这里。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此前介绍,征信系统只记录事实,一笔交易的事实就是合同,如果合同上的借款人是两个人的名字,那么借款是两个人的,如果写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么就是一个人的借款。
不过,虽然合同上可能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但信用报告中还包括婚姻状况信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触及到合同。假如合同本身发生变化,借款人由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信息会汇报到征信系统中,征信系统会及时变更信息。除此之外或需要金融机构或者法院进行判断。能否办理首贷由银行自行判断
是否能给离婚后首次购房的人办理首贷,是由银行自身判断,信用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信息主体的借贷情况。“信用报告上已有的贷款人是由银行报送,后续根据申请判断是否给予首贷也是银行。关键要看前后两次在银行做的记录,银行自身会做出判断。”业内人士称。(这里面需要解释的是,是否算是批核首贷由银行来定夺)
3、新版征信的信息更新更及时。根据要求,各机构在采集时点(原来的宽限期应该不受影响)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这也意味着想利用银行征信更新缓慢的时间差,去申请贷款越来越行不通了。(其实不仅仅是贷款,包括同一时间内申请信用卡可能都会出现问题,原来申请信用卡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短期内申请多张,新规以后,越发的困难,大部分银行都介意征信查询次数)
4、新版征信内容更细化。过去,车位贷款、装修贷款等实质为大额信用卡分期,征信仅体现信用卡,不体现分期金额。新版征信报告将体现分期时间和分期金额,更加细化。这也意味着申请房贷需要更多流水来抵消负债。(更规范,空子更少,建行和其他很多银行都有类似的消费贷然后配发一张信用卡,按照这样的话,可能提前的更加详细,之前流行的很多分期大额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冲击,比如华夏的易达金,比如北京农商的福瑞卡,还有一些这样形式)
5、还款记录由2年变为5年,即使销户,相关信息也会继续保留。
关于上图中的个人信用卡套现行为,恐怕是很多读者关心的事情,我举个例子,浦发有个短信五连击,博大家一笑。
- [温馨提醒]尊敬的浦发信用卡持卡人,请您注意信用卡近期交易模式的规范与安全。再次温馨提示,信用卡仅可用于个人日常消费。感谢您对浦发信用卡的支持。【浦发银行】
- [温馨提醒]尊敬的浦发信用卡持卡人,我行关注到您近期信用卡交易异常,请您规范用卡行为,并保留近期信用卡消费交易凭证。根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用卡(个人卡)领用合约》,我行有权调查核实并进一步采取冻结等风险管理措施。再次温馨提示,信用卡仅可用于个人日常消费,谢谢。【浦发银行】
- 尊敬的浦发信用卡客户,近期发现您的信用卡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用卡异常行为,在此提示:请规范使用我行信用卡并保留近期所有我行信用卡消费交易凭证。对于持续不当用卡客户,我行会依据信用卡领用合约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冻结信用卡、中止信用卡业务等,谢谢。【浦发银行】
- [温馨提醒]尊敬的浦发信用卡持卡人,您近期的信用卡交易被我行监测到存在疑似虚假交易特征,如持续发生异常交易,后续我行可能会对您的卡片额度进行重新评估。再次温馨提示,信用卡仅可用于个人日常消费。感谢您对浦发信用卡的支持。【浦发银行】
- 【浦发银行】[温馨提醒] 尊敬的浦发信用卡持卡人,由于您的账户存在异常使用情况,为保障用卡合规,已暂停您的信用卡使用。如有疑问,请致电信用卡背面客服热线。谢谢!
据说收集齐上面5条短信,可以召唤神龙直接被销卡。
新版征信其实严格意义上对于普通群众影响比较大,毕竟征信多元化,除传统的借贷信息之外,电信业务、自来水业务缴费情况,还记录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信息。这些小细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征信,我们确实应该重视起来。(信息的多元化优点是方便银行能更全面的提供服务,希望能尽少的带来负面的影响,毕竟信息太多,公民的个人隐私暴露在一定的风险敞口中)
【个人信用报告,这样查】
①现场查询:全国2000多个查询点,带上身份证及复印件。地址咨询:电话400-810-8866,网址www.pbccrc.org.cn;
②网上查询:网址www.pbccrc.org.cn,提交申请后次日可得到;
③其他渠道:商业银行柜台及网银委托查询正在试点。一年可免费查询两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