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号晚上有福建朋友找我,说自己被建行吓到了。
那是2020年第1个工作日,上午他接到当地建行卡部的电话。
对方说,由于他多头授信,信用卡总授信超过50万,人行发函要求核实,要求他准备相关资料,提供给就近的建行网点。
这3样东西是:身份证、信用卡、月收入不低于11000并加盖公章的收入证明。
说明一下,电话不是建行总部,而是省里当地的。
事情很蹊跷,但对方明确说明,如果不配合就会被降额。
为了可怜的2.5万建行额度,他也只能乖乖配合。
他想不通,自己不过是授信55万的小人物,何以让银行这般大动干戈。
他这事也惊到了我,同时我又联想到论坛的一个短信截图。
短信内容太过离奇,我一直怀疑是PS的。
但听了他的故事,我又动摇了。
“刚性扣减”是老生常谈,但很多新人还不懂,我简单解释下。
“刚性扣减”,是指银行授信审批和额度调整时,要在本行核定的总授信额度基础上,扣减申请人在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
比如说,中行给我核定总授信为50万,但我在他行合计授信已有49万,那中行就只能给我1万额度。
以往我们谈及“刚性扣减”,一般是在办卡,或提额环节。
大家熟悉的招商,“他行授信过高”是提额失败最常见的理由。
你可能庆幸,幸亏我玩卡早,“刚性扣减”管不到我。
错,别高兴得太早。
“刚性扣减”若真的全面铺开,严格执行,
不能办新卡,不能提额度,那都是小事,
就怕扩展到贷后管理,对存量客户进行额度重申,这才是最致命的!
有个细节,大部分人都没注意到。
这几年银行的降额风控短信,内容都是“用卡异常”、“虚构交易”、“恶意透支”、“非正常交易”、“外部资信”、“信用评估”等字眼。
很少听说,是出于监管要求、刚性扣减给你降额的。
而现在,情况仿佛在起变化。
论坛的卡友都知道,这两个月工行农行在疯狂降额度。
那惨状可谓是血流成河,横尸遍野,惨不忍睹。
农行是从广东开始,再向全国蔓延之势。
特别是平安夜那天,农行版块简直是被“屠版”了。
从网络消息来看,农行在开展信用卡专项排查,是出于整改才批量降额的。
农行还只是对半砍,工行则更霸气,直接砍到0元。
0571的帖子最多,好几个二三十万的大额卡,瞬间归零。
听说也是监管部门的意思。
我国银行向来都是,四大行先走,其他银行后续跟。
刚性扣减,可是人行提了多年的老口号,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这回工农大开杀戒,建行也开始跟进,那下一个,会是中行吗?
狼来了喊了这么久,莫非真的要来了?!!
银行之所以对信用卡下狠手,
过度授信导致不良率抬头,是不争的事实,但信用卡风险总体还是可控的,
最主要的诱因,还是监管要求。
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一直是银行审计稽查部门的检查重点。
随着银行IT系统升级,很多心知肚明但嘴上不说的违规事项,都逐渐浮出了水面摆到了台上,不能假装看不见,只能动手处理。
内部监督还是轻的,最重要的是监管部门:人行和银保监会。
国内大银行的信用卡总部,基本都集中于北京和上海。
而这两地的银保监局,在2019年都对信用卡授信问题做过指示。
2019年7月上海银保监局发公告,对辖内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时,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进行了集中处罚。
工行、农行、建行、招商、交通、浦发、兴业都在内。
此后“刚性扣减”在各家银行信用卡部门,就愈发敏感了。
2019年10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
就明确提出信用卡授信,“不得突破设定总授信额度上限”。
既然刚性扣减必须执行,谁也拦不住。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总授信额度”。
注意,授信总额的测算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各家银行都不相同。
A行评估你的综合授信为40万,B行可能就是70万。
但原理大致相同,不外乎收入、资产、支出等几个要素。
银行对你收入的评定,只是银行一厢情愿的想法。
比如说,你年收入是10万,办卡时你可能夸大到30万,但银行卡部给你收入的核定,或许就是18万。
这个数值只用于银行内部使用,不会对外公布,更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
说句不中听的话,银行要都按真实的来,我们的授信总额就不会这么高,银行的交易量也不会这么大。
这18万的核定结果,当然不是信审人员掷骰子拍大腿定的,而是根据内部流程给测算出来的。
笼统的来讲,是根据你的年龄、学历、城市、行业、岗位、社保公积金、他行授信、行内资产等一大堆要素,再套用数据模型给加工生成的数值。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吧。
“综合授信”是个动态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可以给银行提供新的数值,从而让运算数值更加理想。
可笑的是,至今有人还在质疑“刚性扣减”。
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挥一下屠龙刀,扬一下倚天剑,叫一下表哥喊一下表嫂,就能单核一二百万,实现财务自由,走向人生巅峰。
信用卡是把双刃剑,挥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中央都在金融去杠杆,这是政治,是大局。
国家层面的东西,岂是一两个银行员工所能规避的?
虽然授信总额,是因人而异。
但监管部门的要求,肯定有相关指标。
这个关键性的门槛,就是50万!
50万,已经是道坎了,
那100万的朋友,你是继续冲150万、200万呢,
还是好好想想,如何保住到手的100万?
要是你也接到我朋友那样的电话,
叫你提供收入证明,你该如何处理?
他55万要1.1万的月收入,
你100万,是不是要2万的月收入?
他是要公章的收入证明,
或许到你,可能要打卡工资流水?
反正2020年,刚性扣减已成定局,大势所趋。
别质疑、别反抗,你要做的就是迎合顺从,去适应新的环境。
该分期就分期,别老玩无损的把戏,你没啥好骄傲的。
银行对某些用户的定位,就跟“夜壶”一样。
你要是有钱有底气,当然可以追求单核一两百万
若都是空当接龙,多核融资的水库党,那2020年自求多福吧。
以后要管住手,少申请提额,尽量避免被银行查征信。
之前就听说过,有些人农行10万毕业,仍在申请提额,结果人工介入,反被降额了。
低调才能长久,主动找银行暴露身价,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之前我说过,“2019年,保额度”。
那2020年呢,我只求软着陆!
大家都说,2019年是卡圈最艰难的一年。
但十年后你回过头看看,其实2019年还是最好的一年。
都不容易,与君共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