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什么是冤枉钱,应该可以定义为那些不值得投入、花得不值当的钱吧。可能很多人一提到冤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生活中的各种开支:促销季大肆采购,买一堆无用商品回家、网购商品货不对板又懒得退换、办理高额预付卡却很少使用等等。其实,理财冤枉钱又何止于生活中的这些呢?
在我们进行理财投资、购房租房、以及使用信用卡、购买保险的各种金融活动中,都可能多多少少花了冤枉钱。有些金额不多,不易察觉,有些数额庞大,能悔得人肠子都青。而无论金额高低,都不利于家庭资产的累积、增值。
想要堵住冤枉钱的漏洞,或许要先看清为何我们会莫名其妙当上“冤大头”,不花冤枉钱的理财指南,必看:
怎样绕开冤枉钱?
1.看懂规则再下手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收费项目处于“隐身”状态,不是不存在,只是不那么容易发现。
比如信用卡的收费项目,一定是会在办卡合约上写明,只是很少有人在意。又比如投资潜在的风险、收益可能无法保证的情况,正规的机构也会在合约中写明,但多数投资者只是习惯性地扫一眼就匆匆签字,殊不知如此付出的代价可是真金白银。在签署房屋**或租赁协议前,一定要弄清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以免超预算开支。只有洞悉条款中的这些“小细节”,发现潜藏花费,才能进一步衡量是否值得的问题。
2.多多考虑实用价值
之所以很多开支成了冤枉钱,原因在于我们考虑的重点放在了所需资金多不多、东西贵不贵上面,而忽视了它为我们带来的实用性。
便宜的不一定划算,价高的也未必实用。为了不合适的户型多掏钱、为了发生概率很低的保险事故支付更多保费、为了打折而办理高额预付卡结果等于“捐款”……建议大家在衡量时,先考虑实用价值,再比较相应价格,这样能有效减少冤枉钱的产生。
3.及时获取最新信息
信息的广泛获取、及时更新是很重要的。银行卡年费、管理费取消的政策早在去年8月就已经出台,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柜台申请的大有人在。如果你早些知道,那一年10元、每季度3元左右的冤枉钱可就不会再有了。
投资市场上更要学会不断汲取信息,因为凡是失利的投资都早有先例。无论是海外买房、还是购金套牢,只要你留意有关报道,就不太会成为下一个“冤大头”了。
至于哪种房贷方式更适合你、怎么投保合适的保险产品、出国旅行时怎样享受优惠、如何退税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网络时代轻松获取,不主动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只能白花冤枉钱呐。
4.花钱不能太任性
最后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别不把小钱当钱,更不要在大钱上太“任性”。
“不就是几百元嘛,算了算了不计较了。”“反正浪费的也不多,无所谓啦。”这样的心态自然有比较乐观的情绪在里面,但也有不把小钱当钱的意思。我们都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冤枉钱当然也会越溜越多。
而在大额投资、开支方面,更是要慎之又慎。很多人平时会为了几毛菜钱讨价还价,却在出手几十万元时不眨眼睛。紧盯小钱、放任大钱的风险可是更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