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天,本轮收益7.81%,年化35%】 【今日操作:继续入金一万,加仓买入香港证券】
市场: 连续好几天香港证券都是开票突突一下然后就一路下行,这样再过几天,很多筹码也就都会选择卖出离场了,我6月这十天加了4万仓位,还是越跌越买的老路子。
看同花顺的概念排名,【鸿蒙概念】上市6个交易日从960点涨到1378点,加上现在创业板都20%的涨跌幅了,个股的世界真的是刺激无比。这两天我不是一直在研究WPS的会员功能嘛,感觉很香,今天看到仅次于【鸿蒙概念】的【云办公】概念也大涨,我就屁颠屁颠的去看了看金山办公的股价,好家伙,29只成分股里面唯二绿盘的,去哪里讲理去。一下子,心中响起了大罗法咒一样的声音:个股不能搞。
目前仓位:23+4
其他: 要详细在这里记录一下香港证券ETF的下一步操作了。
香港证券ETF(513090)底层资产是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券商类公司,基本和著名的证券ETF(512880)同涨同跌,每天的交易额基本都维持在2亿左右,流动性没有问题。有个很大的好处是T+0,就是当天买入可以当天卖出,然后因为它本身证券板块的特性,波动性也很明显,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涨的贼快,市场行情不好,成交量萎靡的时候,下跌也最干脆利落,两年前做证券ETF512880的时候,跌破1元开始买入,结果碰到2018年那种极端熊市行情,最后价格跌破了0.62元,而且最后会来一个恐慌性极速下跌(1周下跌了10%),能够完美的展现韭菜们的绝望心情,但是同样的,只要行情开启,他会立马恢复,保持一定的仓位,熊市不大幅浮亏的话,那行情开始证券板块真的可以1个周抹平浮亏,然后开始迅速创造出大的浮赢。上次2019/1/31-2020/2/26一个月的时间就走出了40%的涨幅。
基于第一轮证券ETF的经验,这一轮香港证券ETF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保持60%的仓位不动,然后剩下40%仓位反复买卖做T,降低持仓成本,增加筹码数量,最终等大牛市疯狂后获利清仓】这个大的策略,3月29号开始搞的,之前都是在成本线附近起起伏伏,那会儿也简单,就是持仓浮亏就买入,持仓浮赢就卖出。应为总仓位还是少,成本迅速从1.3元降到了1.2元附近,随着一波大涨就浮赢10%左右了,这就导致比较尴尬了。小仓位2000-3000股每天挂单交易,赚个20-50的汉堡钱。然后慢慢的,就开始想要加仓上杠杆了。
目前好处是,价格可上可下,不高不低,香港证券肯定不处于牛市疯狂后的位置,所以现在加杠杆最多被腰斩,应该不会骨折,但是如果再碰到2018年那样的行情,香港证券ETF单标的仓位如果20万的话,那也可能会浮亏8-10万,自己不一定能受得了。我是觉得可能性不大,2015年大牛之后,2016,2018两次溃败,即便要再溃败一次,也应该先来个大牛,让场外的韭菜进来接盘。
另外就是,从一开始我就说好了,我是个反向指标,结果第三轮3月开始以来,就几天亏损,然后账户就突突突到了+7%了,这让群里很多朋友都在嘲笑我,反向指标不称职,所以我想了下,还是要把香港证券ETF的单标持仓量加上去,这样以来我的账户波动会放大好几倍。另外就是真的大幅浮亏了,也好让参考的朋友能参与进来。就是有一个事情比较纠结,如果我最后23本金+20杠杆,这样的账户姿态,赚到了9.2万(23*40%)的话,那我第三轮就清仓收官了,但是这样的话,就有作弊的嫌疑了,因为和23万本金赚到40%是完全两个路子的,这个是我现在也没想好的事情,这个事情很重要,因为他会影响我日后吹牛的底气,毕竟理直气壮的吹牛肯定比心虚的吹牛要让人舒适的多。
解决不了就先不解决了,先做起来,近期把香港证券的单标持仓量增加30%-50%,极限是20万市值。目前到今天持仓量是8.13万股,10万市值。
香港证券的单标的目标就是(满足任一个就行): 1浮赢绝对金额超过9万以上; 2反复做T用差价盈利来加仓超过10万股;
3证券公司指数创新高后清仓,对应现在价格要翻倍吧,拍脑袋写个数字就是香港证券ETF价格破3元吧(那会儿必须要有10万股以上的持仓吧)。
持仓: 【香港证券ETF】513090 【500ETF基】159820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