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催收公司案件被提起公诉
“软暴力”和“恶势力”,成为了这场刑事制裁催收的两个关键词。根据已有判决,梳理了催收公司被认定实施“软暴力”的几大情形:一、冒充征信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司法人员、乡镇村人员,以纳入征信黑名单、冻结银行卡、民事立案、刑事追究等为由,对欠款人及其关系人进行滋扰、威胁、恐吓。二、下单货拉拉、顺丰速递等第三方公司上门,或订外卖、送鲜花、送蛋糕,或请开锁匠、修水管工上门。
三、给欠款人及其亲友群发骚扰垃圾短信,通过彩信发虚假律师函、失信人员名单、立案通知书等虚假文书;不间断发送验证码,一天上百条,手机响个不停。
四、查询欠款人单位各部门电话并频繁拨打,和短信一样,业内称为“轰炸机”。
五、在欠款人及其亲友、单位同事的抖音、快手等公开社交账号下的视频或者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店铺内,进行评论。如在某起案件中,被告人在100余条抖音作品下评论“xxx欠债不还,一千多元的欠款用各种手段拒绝偿还,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六、如果欠款人是公务员,则向其上级单位、纪检部门、中央网信办等举报其行为不端、不诚信等。
判决书中,被告人辩解他们采取这些方式是迫不得已,“如果不给欠款人压力,他们是不会还款的。”所以,“找弱点、多施压、变方式”,各种能用的手段都用上,直到欠款人还款。施压的核心就是:给欠款人讲一个“鬼故事”,找欠款人在乎的人和事,吓唬吓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