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说钱 发表于 2021-12-17 19:45

山雨欲来风满楼!详细解读37条超严信用卡新规,整顿信用卡行业乱象!

关于信用卡的消息,又有一则刷屏了。
“分期一时爽,还款两行泪”、“申请分期容易,取消难”、“绑卡容易解绑难”、“名下离奇冒出多张信用卡,高薪工作被搞丢”这类新闻以及各种银行坑客户、持卡人投诉银行等事情屡见不鲜。
前几天,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其中,仅2021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44374件,占投诉总量的50.8%。
详见此文:
银保监会通报!交通、建行信用卡被投诉最多!农行、工行投诉总量最多!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乱发卡、乱收费、乱用卡等市场乱象,也有部分银行存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
因此,12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对息费收取、过度授信、睡眠卡、联名卡等提出37条治理要求,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
这则通知,对行业、对银行、对持卡人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既明试着给大家分享解读一下。

《通知》内容很长,共八章,三十七条,包括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严格合作机构管理、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
既明就不一一无脑复制粘贴了,只挑重点说,主要是和大家影响比较大的部分。
一、严格规范信用卡息费收取
部分银行存在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增加了客户准确理解和判断信用卡使用成本的难度,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
《通知》要求银行应当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展示分期业务资金使用成本统一采用利息形式。违约或逾期客户负担的息费总额不得超过其对应本金。应当明确分期业务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不得通过诱导过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户息费负担。

除现金提取业务外,向违约或者逾期未还款的客户收取的息费总额不得超过其已透支的对应本金。
针对分期业务合同,其首页必须以明显方式展示分期业务可能产生的所有息费项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费计算方式。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分期顽疾,由来已久,很多持卡人深受其害,究其原因就是银行的分期手续费(利率)太高,是银行发行信用卡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银行经常套路持卡人,分期不说利息,说没有利息,而是收手续费,实际手续费年化成本算下来往往高达18%,很多持卡人根本不知道实际成本就被银行忽悠了。
一些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的条款,既明截图划重点:

现在各家银行动辄30万额度的各种“贷”,可能要降额了。

详见:
15家信用卡“隐藏额度”,最高达到865万


以后各银行分期业务的利率展示会规范很多,避免了很多持卡人不知道真实成本就被莫名其妙办了分期的情况。

有的银行一旦分期,哪怕你提前还清也会收额外的手续费或者违约金等等,甚至提前一次性把所有手续费都收了,以后提前还款按照实际占用资金金额及期限收利息。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套路,也是银行惯用伎俩。
举个栗子,你跟银行做了12000的分期,12期,每期利率0.75%。
但是你并不是一直使用着12000元的贷款额度,而是随着每月还1000本金逐月递减,第二个月使用的本金是11000元,第三个月是10000元,到第十二个月,本金只用着1000元。
但是每个月的利息都是12000*0.75%!按此计算,月均的资金占用约为6500元。12个月一共支付利息90*12=1080元。
12期分期付款实际的手续费费率为1080/6500,实际成本为16.6%。
相关算法:反撸!现金分期、预借现金、最低还款,都是高利贷!

还有的银行,各种套路你,除了分期就是让你开通各种收费业务。
有人去浦发办个业务,直接被网点工作人员一口气开通了六项业务,甚至包括签约分期、保险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浦发持卡人应该深有体会,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就被开通了各种收费业务,去查查你的账单,可能有惊喜。

加强套现、盗刷等异常用卡行为的监测分析和管控。

二、强化治理信用卡过度授信
部分银行信用卡授信管控不审慎,不能严谨评估客户的资信状况,造成过度授信等问题,加大经营风险,不合理推升客户杠杆水平。
《通知》要求银行合理设置单一客户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在授信审批和调整授信额度时,应当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防范跨行不合理叠加授信。
刚性扣减这个事,既明说了很多次,无论从监管、银行、风控等任何角度看都能理解,持卡人也要适应。
以前动不动单核一两百万授信额度可能成为历史,很多人几十万额度就感觉上不去了,申请新卡、提额都显示“总授信过高”。
总授信、刚性扣减。


另外还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至少每年对首先额度实施重新评估,所以你的额度可能不是一劳永逸了,提上去也可能降下来,没有高枕无忧的。
二是未经客户同意不得调升信用卡额度。
这就是之前既明写过的民生等银行让你点一个同意授权民生给你主动提额,不同意就不能提额。

因此大家也能看到,一些银行信用卡给你提额会发类似如下的短信,如果你不同意就回复短信不给你提额。
很多人看到短信一激动,就回复了短信不同意提额。

三、督促转变信用卡粗放发展模式
部分银行经营理念不科学,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导致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知》要求银行不得以发卡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信用卡比率不得超过20%,整改后仍超出该比例的银行不得新增发卡。未来银保监会还将动态调降长期睡眠信用卡比例限制标准,不断督促行业将睡眠卡比例降至更低水平。
这个对大家影响很重要,对单一客户设置发卡数量上限,以后是否会有硬性规定每个人不能持有多少行、多少张信用卡呢?

这个是对银行的限制。之前很多银行都是只要规模、要数量,而忽略了对于存量客户的精耕细作。

比如大家感受很深的就是,很多银行的新卡、活动往往都是“老用户不如狗”,仅限新户办理、仅限新户参加、仅限新户享受,老用户办不了卡、参加不了活动、享受不了权益。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和银行盲目追求规模、追求新户有关,而不管老用户。

以后这种情况大概率会得到改善,银行会推出不少活动、政策来激励老用户,尤其是那种长期不用卡的“睡眠信用卡”,推出活动邀请你使用,不然超过20%的睡眠卡则不能新发卡,这对银行打击很大。
冷冻大法,不活跃用户特邀活动,以后可能会经常发生。
四、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目前信用卡领域的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营销宣传不规范、投诉不畅、不当采集客户信息等方面。
《通知》要求银行不得进行欺诈虚假宣传、强制捆绑销售,必须充分披露用卡风险、投诉渠道和解绑程序等,并强化客户数据安全管理。
这些都是银行违规、引发持卡人投诉的重灾区。

五、严肃规范信用卡外部合作行为管理
部分银行存在信用卡业务合作行为不规范、管控不到位,合作双方权责边界不清晰等问题。
《通知》要求银行必须通过自营网络平台办理信用卡核心业务环节,对合作机构实行统一的名单制管理,明确约定双方权责。银行通过单一合作机构的发卡量和授信余额均需符合集中度指标限制。明确规定联名卡的联名单位应当是为客户提供其主营业务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合作内容仅限于联名单位广告推介及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权益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单一合作机构或者具有关联关系的多家合作机构各类渠道发起申请并获批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合计不得超过本机构信用卡总发卡数量的25%,授信余额合计不得超过本机构信用卡总授信余额的15%。
另外既明举几个例子,民生银行瑞幸咖啡联名卡、浦发银行咪蒙联名信用卡等等,这些都是联名方负面问题很严重。
还有其他一些内容。
比如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通知》从战略管理、绩效考核、资产质量管理、行为管理和员工培训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1、银行应当制定审慎稳健的信用卡发展战略;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薪酬支付机制;3、全面准确及时反映资产风险状况;4、实施对重要岗位、重点人员业务行为的全流程监督,建立并完善违法违规行为问责和记录机制;5、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
以上几条是对银行的,重点说一下加强员工培训,除了合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之外,既明认为还应该加强一些员工的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很多员工信用卡的基础知识都搞不懂,特别是不少客服人员非常不专业,存在误导持卡人的情况,自己不专业怎么服务好客户?
其他详细内容以及《通知》全文,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另外提醒一下,这只是征求意见稿,并非正式通知。
关于以上内容,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观点。

blueleneism 发表于 2021-12-17 23:46

学习一下

kashen96427986 发表于 2021-12-18 08:38

我工行有张逾期了,本金7千多.现在滚到4万多了,规定逾期利息总和不能大于本金,现在只要还1万4了?太好了

lyy0411 发表于 2021-12-21 11:18

按照这意思额度会调低,那如果是用的少调低了最后不是让客户销户嘛,还有就是如果都只是正常日常消费,,很多银行信用卡就做不下去了,正常使用不可能持有六家以上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雨欲来风满楼!详细解读37条超严信用卡新规,整顿信用卡行业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