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客运量超百亿,全国仅4个城市盈利,地铁为何普遍入不敷出
老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为了加快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了道路建设之中。从过去的公路、铁路,到如今的航线、地铁,依然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地铁,已经成为了当下打工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44个城市开通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公里,车站4660座,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全年客运量175.9亿人次。?入不敷出?
然而,即便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客运量,大多数地区的地铁依然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铁平均营业收支比为72.7%。而在大陆地区,只有杭州、深圳、北京和青岛四个城市的地铁公司营业收支比超过100%,其余30多个城市的地铁公司营业收支比均低于100%。而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绝大多数地铁企业,都在亏损经营。?
?
亏损原因?
地铁亏损的原因,主要有3点。首先,运营成本高。地铁前期造价很高,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虽然各个城市的地铁建设成本不同,但差别并不大,每公里造价大约在7亿元左右。再算上后期用电、维护、人工等运营成本,以目前的票价来看,很难实现盈利。?
?
其次,建设。目前来看,我国地铁系统并完善,更多的地区依然处于建设之中。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新增运营里程1240.3公里,同比增长20.1%。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投入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最后,客流有限。虽然地铁一年的客运量已经超过了百亿人次,但不少地区的客流依然十分有限。根据规定,我国城市拟建地铁初期的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但目前来看,依然有很多城市不达标。即便是运行较早的地铁线路,也依然存在客流量较低的问题。受于客流方面的限制,仅依靠票款所带来的收益,很难抵消其运营成本。?
?
商业价值?
事实上,不仅仅是我国地铁在赔钱,全球各地的地铁基本都在赔钱。目前来看,只有香港地区的地铁能够保持盈利状态,年利润超过百亿港元。而香港地铁之所以能够实现盈利,除了超高的客流量以及较高的票价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依赖房地产、商业方面的收入。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过于注重利润的运营模式,也引来了不少乘客的反感。?
?
而在大陆地区,虽然地铁票价出现了上涨,但基本上也是属于一种福利出行方式,相较于动辄几十公里的里程,几元的票价显然并不高。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个城市的地铁实现了巨额盈利,那就是深圳地铁。?
据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地铁全年收入209.9亿元,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61.2%,是中国最赚钱的地铁。而与香港地铁类似,深圳地铁能够实现盈利,同样也是依靠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据统计,深圳地铁房地产开发实现营收140.3亿,占总营收的67.6%,远远超过了地铁运营所带来的收入。?
?
当然了,虽然地铁企业普遍亏损,但其所带来的商业效应却是巨大的。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赋予了城市更高的效率,带动了整体经济增长,对商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于老百姓们来说,也是极大地方便了生活。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这才是地铁最根本的价值。
q 一年难得出一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