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通神 发表于 2021-1-26 07:55

从中卫到前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

1月24日,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0年工作,第一条就令人振奋: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

“四个中心”,金融中心一直是焦点。“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2009年国务院19号文提出的战略目标。龚正市长的表述,意味着上海正式宣布:目标已然实现——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作出评价。?
作出这样的判断,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一项项战略不断落地、长足发展有关。?
金融市场成交额突破2200万亿元,资本市场核心地位日益突出?
金融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和突出特色。?
目前,上海聚集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品种与规模之全,在世界主要金融城市也是少见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说。?
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达2274.8万亿元,增长17.6%。其中,作为货币市场的外汇交易中心,交易量达到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量的约70%。?


股票、期货、黄金等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总额、股票市值和股票交易额都位居全球前列,总市值突破47万亿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年成交量连续4年在全球场内商品类衍生品交易所中排名第一。其中,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居全球第一。2018年以来,原油期货、不锈钢期货、20号胶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 、国际铜期货、纸浆期货、天然橡胶期权 、黄金期权、铝期权、锌期权成功上市,其中原油期货市场超过迪拜商品交易所,居亚洲最大、全球第三。?
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持续位居全球第一。?
显然,上海金融市场能级正不断放大。?
上海市统计局1月24日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拉动全市经济增速1.5个百分点。从主要金融市场看,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29.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65.8%,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35.8%。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首次跻身全球第三。?
资本市场开放“沪伦通”迈出又一步,2020年6月17日,中国太保在伦交所上市。谢卫群摄?
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日益相适应,金融服务框架基本形成?
是否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达标的重要维度——2020年,中国GDP超过100万亿元,世界第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位,名列第三。?
2020年9月25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8)”在中国深圳和韩国首尔同时发布,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给予评价和排名。共有111个金融中心上榜,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为:纽约、伦敦、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旧金山、深圳、苏黎世。上海超过东京,首次进入全球三甲。?
而2020年3月26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上海列第四位,前有纽约、伦敦、东京。这是上海连续三年排位第五后,首次晋级全球第四,此前几乎固化的“纽、伦、港、新”国际四大金融中心格局首次打破。?
不到一年,上海排位再度晋升,显示中国抗疫的成功,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潜力。?
上海金融中心指数排序第三,中国经济总量排序第二,两者虽仍有差距,但正逐步接近 “相适应”目标。?
那么,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呢??
在2020年陆家嘴论坛,清华大学教授朱民介绍,过去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长足进展:贸易融资超过日本,在全球占第三;各国央行已有2176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中国央行和39个国家的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3.47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已成为世界最大货币互换圈之一。?
2018年末,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占比曾升至历史新高:1.89%,但是,美元资产占比61.69%,欧元资产占比20.69%,日元5.2%,英镑4.4%,人民币国际化份额排在第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1月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外储占比升至2.01%,这是自2016年第四季度IMF开始报告各经济体央行所持人民币资产占比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元所占比例也升至一年来最高水平,日元占比升至20年来最高水平。?
金融中心指数排序是第三,人民币国际地位一个第三、一个第五,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地位基本相适应。?
人民币定价的交易品种也逐步增多。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油”“上海金”交易量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介绍,上海已形成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初步框架,“上海金”等“上海价格”影响力日渐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避险功能初步显现,形成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为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机构集数量、人才数量翻番,金融体系正不断完善?
金融机构加速向上海集聚,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
“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这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个任务。对比看,上海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数量有了飞跃。?
2009年,上海金融机构数量约为900家。10年后,仅持牌金融机构就达1659家,外资金融机构占1/3,可谓国际金融机构林立。2020年又有大幅增长,全球资管机构大都选择在浦东陆家嘴布局,64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此设立87家各类外资资管公司,占全国90%以上;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10中,有9家落户陆家嘴;全国25家已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PFM)的外资资管机构,22家在陆家嘴;7家外资资管机构获得在中国境内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其中6家在陆家嘴。就此,上海的目标可以说基本达到预期。?
从人才看,“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是又一大任务,上海也收获很大。?
2009年,上海金融人才不到20万人;到2020年,已超过50万人。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加,为金融人才集聚创造了条件,自由流动水到渠成,人才体系实现了预期目标。?
金融法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这一目标也有长足进步。?
上海建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局以及金融法院,与国际接轨。投资者保护体系也逐步建立,征信中心、投资者保护中心、纠纷调解中心已经健全。?
当然,从国际惯例看,税收体系与国际金融中心前几个城市相比,上海还有一些距离,税收相对于香港、新加坡还较高。香港个人所得税率是15%,上海仍在15%-45%之间。?
从以上对比看,龚正市长的报告给出的评价相当客观:至2020年,上海的确“基本”实现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
目标、内涵不断更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将好戏连台?
近三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中卫到前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