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军工板块遗忘的龙头:国产航母制造商!占据军工产业链三分之二
军工板块当之无愧成为本轮行情最亮眼的仔,从2020年初截止今日,军工航天航空板块整体涨幅123.65%。大幅跑赢各大指数。军工板块黑马频出,赚钱效应极好。板块大涨的背后是有强大的基本面作为支撑的,并且这种基本面利好的持续性将很久,可能贯穿3-5年。但在本轮军工行情中,国产航母上市公司至今为止丝毫未动,仍旧处于历史底部,远远落后于军工整体涨幅。我们以中国船舶为例,2020年至今上升了5.72%,基本等于没涨,还跑输了指数。行业向好的原因,一方面,市场对“十四五”装备需求有进一步提升的预期;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近期美国将多家军工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打压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军工“国产替代”需求。从招标采购次数方面来看,军工订单爆发式增长,导致基本面彻底反转。2020年11月全军武器装备招标采购的公告数量已达4747次,同比增长322.33%,2020年1-11月采购公告数量达28414次,较2019年全年增长226.19%,采购力度明显加大。从武器装备采购需求来看,2016、2017和2018年采购需求信息发布规模均维持在1100次左右,2019年数量开始提升达2380次。而进入2020年,截至11月底采购需求信息发布数量已高达4625次。
一个被忽视的巨大机会
但在本轮军工行情中,国产航母上市公司至今为止丝毫未动,仍旧处于历史底部,远远落后于军工整体涨幅。我们以中国船舶为例,2020年至今上升了5.72%,基本等于没涨,还跑输了指数。那么作为各国军事实力最重要领域的航母舰队,是否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未来作战已经不需要航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航母建造板块是被市场忽略的最具潜力的龙头,其订单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彻底的反转!据央视本月报道,造船业迎来全面复苏,订单已经排至2023年下半年。同时军用船舶与民用造船行业也迎来大复苏, 集装箱需求回升,价格创13年来新高。种种迹象表明,造船业的最低谷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厂副总经理林青山表示:今年产值预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我们的VLGC市占率将达到全世界市场的57%,订单已经排到2023年下半年。目前股价一直处于历史深渊的航母板块将迎来军工行业订单大增与民用船舶订单排满的戴维斯双击!我认为这是一个大巨大的机会。
板块中的机会挖掘:船舶整体制造公司发展航母是中国未来的趋势,对其投入也将不断加大,这将对相关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持续性的利好。航母编队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航母、舰载机、辅助舰艇等作战单元,这意味着航母编队市场蛋糕巨大,有证券分析人士保守测算建设一支完整的航母编队约需百亿美元。中国在未来的20-30年内为兴建4-6个类似于美制航母战斗群将进行大量投资。航母编队投资的千亿投资里包含了诸多的投资机会,整个产业链在船舶工业、飞机、发动机、武器装备、复合材料、卫星导航通信等领域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按照受益程度来看,船舶制造、飞机及发动机制造是受益于航母最大、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最明显的板块。航母及编队舰艇占航母产业链价值的2/3,航母建造主要是由国家的两大船舶集团来完成,因此船舶工业的国家队受益空间巨大。所以我们今天分析的重点就是从未涨过,并且最为受益的军舰船舶制造业!
两大龙头企业最为受益!值得重视的是:重组后的两家航母制造公司将比原先拥有更大的生产体量,如今两家企业订单都排到了三年后,可想而知,目前的业绩与数年前的业绩不可同日而语,将大幅增长数倍!那么体现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上将会有亮眼的表现!中国船舶中国船舶是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13家,资产总额8400亿元,员工34.7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是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坚持把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作为首要任务,承担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资产重组锻造总装上市平台,南北船实施联合重组,公司龙头国企地位凸显:2019年9月17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调整方案,置出沪东重机,注入江南造船、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三家优质船企,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总装上市平台。重组后有望产生超额收益。资产重组叠加南北船合并,将显著提高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国企的优势地位也将进一步凸显。打造蓝水海军,公司军船业务有望迎数千亿市场空间:在我国积极推动军队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军费预算逆势上涨,2019年中国军费预算为1.19 万亿元,同增 7.5%。2021年在海军战略变革的背景下,打造具备远洋及深海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军船行业将迎来新拐点。军方加速装备升级,将赶超美国的9艘/5.3吨,但在海军装备上,如航母数量与性能,仍与美国有很大差距。受益于航母编队建设及配套舰艇建造, 我国航母及配套舰艇市场未来10年或将释放超数千亿市场空间。中国重工中国重工为全产业链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从领域区分,主要业务分为军品业务领域和民品业务领域。作为海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军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航空母舰、潜艇、大中小型水面战斗舰艇、大型两栖攻击舰、军辅船等。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承担着国防建设的重要使命,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通过不断提高航空母舰、各型驱逐舰、护卫舰、常规动力潜艇等海军装备的研制和生产水平,保障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对海军装备的需求,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舰船配套领域,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类多,产品研制能力国内领先,大型船用螺旋桨、低速机曲轴、大型船用增压器等高端主要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前列。下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隶是我国船舶导航与操控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和系统设备供应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