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现存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坐落于安徽安庆市潜山市境内,与黄山、就华三山并称“安徽三山”。从古代起,这里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名山,汉武帝还封它为“南岳”,并不缺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到这里旅游。通常来这里游玩的人,大多是爬山看风景,而忽视了一些小景点。《流泉摩崖石刻》就是其中的一件,提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从未听说过,更别说去过了。峡谷流泉摩崖石刻位于天柱山野寨乡三祖禅寺后面的山谷中,距潜山市约20分钟车程,在景区入口处可看见“峡谷流泉摩崖石刻”八大字。
从历史上讲,这里被称为“谷口”,是天柱山的门户,后来被称为是野人聚居的地方,得名野寨乡,因为我们只参观过流泉摩崖石刻,没有进入村落参观过。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不胜枚举,苏轼也曾到过这里,并为纪念苏轼而题写了一首诗,题写了《东坡别业梦》以纪念他。
峡谷流泉摩崖石刻,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峡谷、流泉、摩崖石刻为主要景观的景点,峡谷流泉是指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溪,由于这里石壁陡峭,环境清幽,还没有入内,就听到了流水潺潺的声音,入内后,更能看见许多精美的摩崖石刻。
据介绍,这里保存着唐代以来各朝代的摩崖石刻,数量多达400余件,其中又以宋代的数量最多,密集地分布在悬崖峭壁和河床上,据有关考证,目前能辨认清其真伪的摩崖石刻有300余件,是安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这里是非常值得一游的。
这些摩崖石刻,当然不是一人所为,据说有几百人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清朝的张楷等,而石刻内容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有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等,书法也很多,草书、隶书、行书、篆书,可谓是“天然艺术博物馆”。
这幅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该摩崖石刻位于景区出口的绝壁上,大约有20米宽,看上去格外壮观。
峡谷中的流泉摩崖石刻,不仅有精美的石刻,而且有许多白墙灰瓦的山间建筑点缀其中,建筑为园林式建筑,掩映在翠绿茂密的森林中,环境相当清幽,知道这里来访者并不多,显得更加幽静。
与天柱山相比,这里的风景更具灵秀性,有种置身于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感觉,如果想要去天柱山旅游,“摩崖石刻流泉谷”还是很值得一游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