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要意识到,形势变了……
消费金融行业,正在进入成熟期。从第一张信用卡诞生算起,广义的消费金融已发展三十多年,从第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成立算起,狭义的消费金融也有十年历程。再经历网络借贷、现金贷的一轮洗礼,以及突发疫情的冲击,消费金融行业快速扩张的周期,基本已经结束。
展望“十四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将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匹配,消费金融公司也适时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发展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
这意味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存量客户时代即将到来。“目前,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难度最高的一个环节,是存量客户管理问题。”马上消费副总经理林亚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存量客户管理上,而技术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
在他看来,存量客户管理好,当前消费金融面临的提高风控能力、降低不良率、提高利润率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增速放缓,存量竞争到来
消费金融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体量不断扩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场景应用丰富,细分领域越来越多,客群范围逐渐向下沉市场覆盖已初见成效。因此,消费金融行业正在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大消费金融公司新增用户数开始放缓。
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短期消费贷款余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头部机构在市场份额、业务模式逐渐成熟稳定的情况下,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具体而言,新增用户增速放缓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金融增量需求下降。2019年以来,中国GDP增速在平稳中有所放缓,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遭遇较大下滑。经济下行期,消费动力放缓,尤其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强,负债消费的做法有所收缩。
第二,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渠道、全场景开拓已渗透至生活方方面面。“无场景,不金融”是消费金融近几年发展的一个根基,结合线上、线下两大渠道,涉及到电商、教育、家装、医美、街边小店等众多场景。
第三,向下沉市场转型的战略调整受阻。近两年,消费金融逐渐向下沉市场寻求用户增量,包括从一、二、三线城市向县域、农村下沉,从有征信优质客户向无征信次优客户下沉。用户下沉意味着运营成本上升、风控能力提升,但是受疫情和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调整,用户下沉的空间逐渐收缩。
第四,人口结构决定每年进入信贷市场的增量在减少。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80后2.28亿人,90后1.75亿人,00后1.46亿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