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通神 发表于 2020-11-1 09:27

厦门银行:估值处于低位,优质银行股或迎价值回归

厦门银行10月27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上涨40.24%,次日跌停。10月29日低开,但盘中已经有明显的拉升迹象。
二级市场表现受到众多短期市场不利因素影响,在情理之中,并不意味着该行后续走势不被市场看好。优质商业银行在被短期低估之后,中长期或迎来价值回归。
一方面,10月29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IPO”蚂蚁集团网上申购,将迎来“超级打新日”,对场内资金抽水明显,投资者情绪偏保守。厦门银行新股中签的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在意料之中。同时,近期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银行股表现都相当疲弱,整个板块遭遇低估。
厦门银行跌停背后:蚂蚁抽水、银行股被低估
按照既定的安排,厦门银行于27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挂牌日及随后的几天,碰巧是2020年场内资金面压力最大的几个交易日。
作为全球最大的IPO,蚂蚁集团“A+H”同步上市。港股H股公开发售时间为10月27日到30日,A股网上申购则为10月29日。根据招股书,蚂蚁集团A股预计募资总额1149.45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至1321.86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
尽管当前A股打新股在中签之前并不需要冻结资金,但是蚂蚁集团A股发行价定于68.8元,中一签需要缴款3.44万元(T+2日缴款)。巨额发行量,意味着会有大量投资者中签,中小投资者在开始打新前对于前期中签股票获利了结,选择卖出,在意料之中。
同时,近期A股和港股银行股表现都相当低迷。10月28日,A股37家上市银行无一上涨;前推5个交易日,仍然全部收跌。10月29日开盘,银行板块继续集体下跌,到上午10:00,37只银行股有36只下跌。


蚂蚁集团H股的发售同样导致了香港金融市场的资金紧张,通过港股通传递到A股市场。
蚂蚁集团H股发行16.7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初步为4176.8万股,占香港发行总股数2.5%,其余为国际配售合共约16.29亿股,占比97.5%。
10月27日,蚂蚁集团公开招股。截至28日,蚂蚁集团IPO孖展暂录已超过2000亿港元,超额认购逾62倍,巨额资金被冻结。
港股内银股近期表现同样疲软,六大国有银行28日悉数下跌,前期受到港股投资者追捧的招商银行H股,跌幅也达到2.12%。10月29日开盘,港股内银股再次集体下探。
如果不是遇到如此不利的挂牌时机,作为2020年至今唯一一家在A股IPO的银行股,厦门银行上市的前几个交易日很可能会有相当不错的涨幅,这从此前的认购数据中可见一斑。
认购踊跃:超额认购倍数突破1000倍
在此前的申购阶段,投资者热情相当踊跃,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投资者为厦门银行投资价值的认可。
根据相关公告,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923%,回拨后的认购倍数为1082.94倍。与2018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11家银行相比,厦门银行的弃购率较低,而中签率则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低,回拨后认购倍数最高。


通过数据来看,投资者对厦门银行IPO申购意愿相当强烈。
阴差阳错,备受投资者欢迎的IPO在挂牌之后,却因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因遭受二级市场抛压而迎来跌停,这并不意味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厦门银行:回归信贷本源,资产结构优化
投资者在申购阶段的踊跃认购是有道理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厦门银行核心财务指标、资产质量和成长能力的认可。
2020年上半年,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9.51亿元,不良贷款率1.12%,拨备覆盖率达到322.5%。截至2020年6月末,总资产为2659.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38亿元,增幅为7.7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银行:估值处于低位,优质银行股或迎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