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产品营销四大乱象
问题一:存款变理财在银行客户的投诉中,“存款变理财”是一个投诉率较高的现象。虽然对于这种行为,监管部门一直给予重点打击,但在利益的诱惑下,仍有银行铤而走险。部分银行网点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改变客户存款的初衷,而反复游说希望客户将资金投资到理财,甚至是银保产品上面。相当数量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客户时,获悉客户有大笔资金想要存入后,即便客户明确表示存款需求,对方也不是直接帮忙取号引导去柜台办理存款业务,而是径直找来理财经理,由理财经理接待并介绍理财产品或其他代销金融产品。问题二:干预风险测评风险测评一直是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必经步骤之一,特别是对于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均要求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测评,这也是基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风险匹配原则的要求,即“商业银行只能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银行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常有主动干预客户风险测评的情况发生,更有甚者,理财经理直接上手代替客户操作,视风险如无物。风险测评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步骤,必须由客户独立完成并签名确认。银行工作人员的主动干预让这一步骤流于形式,很容易给客户带来风险承受能力之外的损失。问题三:承诺保证收益资管新规的出台让保本理财刚性兑付即将成为历史,虽然过渡期延长至明年底,但净值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不少银行机构也在广泛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银行理财产品不能保本保收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问题四:买理财产品送礼品虽然早在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就规定“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产品销售活动,不得采取抽奖、回扣或者赠送实物等方式销售理财产品。”但不少银行网点都存在购买理财产品赠送礼品的行为。有的银行比较公开,直接把可以赠送的礼品堆放在大堂中央或者一角;有的银行则做的比较隐蔽,在客户咨询理财购买情况时才说出;有的银行还贴心的表示购买理财产品达标后,既有米、油、锅等生活实用品,如果携带不便也可以转换成购物卡赠送;还有银行表示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成为该行贵宾客户后,除了当次赠送的礼品,逢年过节也都会有礼品回馈。中流击水 发表于 2020-10-30 17:03
确实需要改进
也是大势所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