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口罩之时,我一定要在深圳买套房”
首发公众号:移居深圳指南最近大家都在家里待烦了吧,憋疯了吧?
有朋友告诉我,从来没有这样强烈的希望有套自己的房子,哪怕是一套蜗居。她说,“脱下口罩之时,我一定要在深圳买套房”。
有这个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2020年的春节,永生难忘。新的流感病毒让整个国家措手不及,专家呼吁每个人都留在家里,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
为什么一定要买一套房?
当下,各个地方对租房者太不友好了,以下情况就是真实的例子:非本小区的业主不让进门,房东怕担责主动解约,将租房者置于鄙视链底端等等。
深圳市南山区:出租房发生疫情,房东追责杭州市拱墅区:一律劝阻出租人返杭无锡市:外来客劝返常熟市:有户籍或房产证才能进金华市:无房产一律不予放行成都市:租户进入需租赁双方各交50万保证金
这位朋友告诉我,还好她的房东没有提出解约,她也不敢去要求减免房租,每次去小区大门口拿菜、拿快递,都担心门卫不允许自己进门。
在这个连宾馆可能都不会对公众开放的时候,有自己的房子直接变成在城市里生活的刚需品,就算隔离,也是在自己的天地里,不必担惊受怕。
而有房一族呢?
这几周来,很多人每天24小时泡在家里,从卧室到客厅,从厨房到卫生间,这些空间每天都丈量着生活的点滴 。偶尔下楼倒垃圾、取快递,都成了期盼的事情,感觉要逛风景区一样。
平时工作都太忙了,很难得有这么长时间静下心来,与自己、与家人、与自己居住的空间朝夕相处。
与朋友在群里聊天,也是人生百态:家里没有书房,只能在餐桌上办公,期间不断受到孩子的“骚扰”;小区里没有开阔的活动场地,想偶尔下楼透透气都无处可寻 ;平时早出晚归没留意,物业竟然还有这么多贴心的服务;小小的阳台只能放一把椅子坐着;孩子在家里没地方玩,而楼上孩子玩闹声如此之大,等等……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恍然发现,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是多么重要,而由此也将引发一系列消费观念的变革。直接的反应就是,对房子的品质要求会变得更高,对面积大小、通风户型、社区园林、容积率、物业服务,这些要求都会提升,甚至家里的沙发、床垫、马桶、卫浴用品都要更换一遍。
每天疫情信息轰炸的间隙,还有一些信息在这次疫情面前暴露无疑,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差异,以及居住在自己城市的人的整体素质以及自己小区的居家氛围。
大年初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感慨良多。那天戴着口罩去附近一块开阔的绿地溜娃,诺大的一块草坪一共就三户人家,间隔也非常远。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一辆车,下来五六个城管,催我们立刻回家,并告知大家为了安全不要出门。不得不感慨,深圳一直以来,对政策的响应和执行效率都如此之高。
“当大潮退去,土地上那些附着的软实力才能让人真正体会到他的实力和魅力。”
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几大城市的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为零。开发商也不断求变,在销售方面开发了线上拼团、线上360VR实景看房,在产品设计方面,应对绿色、健康、智能等人性关怀方面进行提升。
疫情过后,可以大胆预测: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将不减反增,降息、减税、降费,将很快到来,参考去年11月深圳豪宅税取消后的情况,很可能再次引导报复性消费,买房、换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0年买房,我的几个预测:
1,无房一族将加速买房计划,钱少郊区也要买。2,三房两卫成为改善型住宅的起步配置。3,大社区、低容积率住宅将更为抢手。4,南北通透、有大阳台的户型将比其他户型贵出不少。5,物业服务将对房产保值、增值再次提供附加值。6,学位房依然最坚挺。7,别墅作为不适合投资的弱流通产品,再次进入豪宅市场。
经历了这样特殊的阶段,更多的人会在乎当下所获得的幸福。我一直坚信,房子并不仅仅是房子,而是幸福的家。
不错! 房产销售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