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贵金属转账”是新型诈骗
明明没消费,却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支出短信,紧接着又接到电话,说帮你找回刚被盗刷的钱。如果你一慌,照着电话说的操作,账户资金就有可能被转走。近期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贵金属积存等业务实施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福建银监局对此提醒市民防范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法。 据介绍,“贵金属转账”新型诈骗手法为,不法分子利用多种渠道盗取银行客户的网银账号和登陆密码,进而登陆客户网银,将客户账户内的资金转投购买贵金属产品。因为有的银行账户资金在转投购买贵金属产品时无需输入账户密码,这样资金其实还留在你的账户内,只不过从储蓄账户转到贵金属投资账户而已。未操作的客户一旦收到活期账户“资金被转出”的短信提醒后往往发慌,此时不法分子再假冒银行客服身份打电话,以帮助客户冻结资金等理由向客户索要手机验证码,然后将账户内资金转走。 那么不法分子如何获取**?常见的有采用伪基站、批量申请网站域名等技术手段,使用955XX或100XX号码发送诈骗短信,引导客户登陆假冒网站,骗取客户网银登录名、密码及支付密码。福建银监局对此提醒,银行员工不会以任何理由向客户索要短信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可用于转账、购物等对外支付身份验证,消费者应谨慎保管,不要随意将来自银行的短信验证码告知他人。对来自955XX的带网址链接的手机短信,应认真辨别网站域名,不要在非银行网站输入电子银行登录密码和动态密码等信息,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送的带链接不明短信。同时,建议消费者不要将网银、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设置为与其他网站用户名、密码相同,以免存在被“撞库”的隐患。“贵金属购买转账”之外,还有“基金购买转账”,属同一个性质。
特别是“基金购买转账”,迷惑性、危害性更强。因为基金品种众多,一时半会查不到资金买了哪个品种的基金,由于不知道资金的去向会更加着急,从而着了骗子的道。
据说“贵金属购买转账”案发之初,连银行花了半天功夫,都没找出客户钱去哪儿了,因为每个客户网银上的基金、贵金属、第三方存管、定活期等户头太多。正好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自己买了黄金,随口说看是不是被弄到黄金里面去了,这样才查出来钱的去向的。 所以要学习理财知识咯 知识越多,就越可以帮助自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