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期这个,不是一句两句话说的清楚的。
第一种,纯营销的分期,就是不管你具体资质如何,不管你用卡情况如何,就是撞运气,打打电话试试的,万一你同意了,她就有业绩了。当然这种分期,对持卡人的行内评分没什么用。而且这个容易有依赖性,既然你这个好说话的人,听了我忽悠下就同意分期了,那别的同事也会打你注意了,频繁打电话来外呼分期。
第二种情况,实际是接到指定的持卡人名单了,就是用卡姿势不怎么好,行内暂时归类到有点风险的客户了,但是风险没大到马上要降额封卡之类的。督促让你分期下,好下个月交易金额都缩下去,打个不那么厚道的比方,几万固定的卡,每个月分期后,始终就让你剩个一两千,你还有什么姿势不对头的地方,就算一笔过,也就一两千而已,也因为剩余额度少了,让持卡人觉得这个卡这个月就不搞很多大额交易了吧,日常生活用用吧,自然月账单里看起来消费就正常点了。所以分期本身不能保住卡,但是分期之后 有可能让下个月账单看着符合普通人日常消费一点,从而增加一点行内评分。另外 是要未出月账单的消费分期,才有价值一点,同样打个比方,月账单还没出,但是早几天着急用钱,消费一笔1万多的,利用未月出账单的消费分期,就把这笔大额消费给拆散抹掉了,体现在月账单里就是每个月有一笔分期,分期金额也就一两千而已。已出月账单后的,再自己或者外呼做的月账单分期,就效果很有限,能不分就不分吧。
第三种情况,实际是对口管理的,比如本地分行的人打电话喊你分期,当然有的商业股份银行是全国性统一管理的,这种自己掂量掂量,最近人行征信 和行内用卡情况怎么样,很可能是她喊你分期,你以为她在营销,你就不分期是吧,后台可能被她标注或者继续降低评分,第2天,你自己去APP上想分期了,会提示当前不许分期了,要好好注意姿势,别大额消费了,过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早知道是这个后续,当初就答应分期不就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