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13-8-12
- 帖子
- 2
- 经验值
- 7
- 精华
普卡I级

- 经验值
- 7
- 主题
- 2
- 帖子
- 2
- 信用币
- 102
- 注册时间
- 2013-8-12
展开全部枚勋章
|
2022年来北京参加冬奥会的各国运动员将有机会入住一座山林掩映的“山村”:座座合院天井之中,就地取材的原生态石块砌筑了树木的“安乐窝”。施工过程中开挖出来的碎石,被建设者充分利用,制作成了别具一格的“石笼墙”,与门廊的原木色门窗遥相呼应,形成质朴的中式山村庭院……
8月20日,延庆冬奥村样板段揭开“面纱”,向世人直观展示了运动员的居住环境。“按照计划,延庆冬奥村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完工,于2021年8月达到赛事接待条件。”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表示,延庆冬奥村是按照中国北方山村文化特色设计的一个运动员村,突出中国文化特色、突出了生态特色,也突出“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赛后将作为休闲度假酒店向社会开放。
延庆冬奥村位于延庆小海陀山脚下,毗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山地新闻中心,采用了低层、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筑布局。半开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既展现出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不破山型、不夺山景,融入到周围美丽的风景之中。
刘利锋介绍,延庆冬奥村以“组团”形式散落在山林间,共有6个居住组团和1个“公共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居住组团”主要为居住功能,届时可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约1430个床位。“公共组团”主要为综合服务功能,将为运动员提供比赛装备保养、餐饮、休闲等综合服务。其中1号组团的33间样板房作为此次亮相的样板段,包括17间运动员样板间、13间无障碍样板间以及3间服务用房。
为了给运动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憩环境,房间的功能设计上,一切从运动员需求着眼。房间内采用了国际化插座与电话接口,配置了奥林匹克网络电话接口与电视接口,方便运动员随时观看比赛,实时掌握比赛成绩。
考虑到是在冬季举办赛事,延庆冬奥村还专门设计建造了地下暖廊。通过暖廊,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无需再穿厚重的外套就可以在各个组团之间完成就餐、健身、文化交流、器械保养等日常活动,为运动员及赛事组织人员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延庆赛区核心区为运动员建立了便利的交通体系。运动员在3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赛区内的任意一个场馆任意一个赛道。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魏表示,延庆赛区内共有7条内部道路,总长约14公里。同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设计了9条索道,9条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确保运动员可以从冬奥村在30分钟内就可以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例如,从延庆冬奥村出发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滑雪速降项目出发区,运动员可从海拔900米的冬奥村西侧的主缆车站出发,乘坐索道到达海拔2198米的山顶出发区。索道在满负荷运营的情况下,约3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高山滑雪运动员比赛结束后,既可以通过索道原路返回冬奥村,也可以通过回村雪道,从比赛结束区直接滑行回到冬奥村。而参加雪车雪橇比赛的运动员,可从乘坐摆渡车只用约5分钟时间到达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建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赛区,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延庆冬残奥颁奖广场、注册和制服中心3个非竞赛场馆。延庆赛区将承办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项目和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30块冬残奥会金牌。
“延庆赛区拥有冬奥历史上最难设计的赛道、最复杂的场馆。”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副主任林晋文说,延庆赛区所有项?均需新建,在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山区,从2017年开工建设,用3年时间建设起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因为项目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对场地的要求堪称严苛。
其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赛区核心区北部的山上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山高林密,场馆 垂直落差近千米,将承办高山速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和全能等项目的比赛;雪车雪橇中心将举办冬奥会有“雪上F1”之称的雪车、钢架雪车及雪橇项目的比赛,位于延庆的赛道是中国第1条,地形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在项目选址、赛道特征、模块构造、施工工艺等方面,在国内均是首次尝试。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内容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