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要买房,为了按揭顺利过关,夫妻俩特意跑人行打了征信。 放款机构是“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性质为“个人消费贷款”。 而这重庆盛际小贷,正是京东旗下的。 很明显,京东白条已经上征信了! 在年轻群体中,京东的欢迎度高于淘宝。 有人会将白条,比作京东版的花呗, 殊不知,京东白条出道更早,是业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早在2014年2月就上线了,比花呗早一年多。
可在2018年,得知京东白条将上征信后,很多人都注销了白条。 有人会不明白,上征信怕什么,房贷信用卡也上征信啊。
这里大草介绍下, 上征信的就2种:贷款、贷记卡。 京东不是银行,所以白条不是信用卡,不是银行贷款, 白条就是非银行贷款。
非银行贷款,有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而京东白条,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在金融体系内,
银行是正规军,小贷消金都是杂牌军。 正规军,肯定歧视杂牌军。
常规理解,不符合银行贷款资质的人,才去小贷公司借钱。 实际生活中,确实是这样子。 如果连一两万都要跑小贷公司借钱,给人的印象会好吗? 所以说歧视小贷,不仅是银行,社会民众也有。 对小贷的负面情绪,仿佛成了社会共识!
因为白户用小贷,还能建立你的信用记录,确实有加分作用。 而非白户呢,或许有负面作用,或许不影响,但不会加分。 简单的说,有弊无利!
大家想美化征信,是为了顺从银行。 那银行真的有歧视小贷吗? 不一定!
原因我过会面再说,先把白条说完。 目前的京东白条,也不是都有上征信。
开头讲的那位朋友,他自己也一直用白条。 京东白条他开的早,老婆开的晚。 结果他的没有上,老婆却上了。
根据京东的官方口径,是分批次上报。 就算你现在没上征信,也不用高兴。 只要你有在用,谁都跑不了。 有消息说,京东会在5月份统一将白条上报征信。
把19年1月起的数据都会上报征信,仅展示一条征信记录。 采用月账单形式,数据每个月刷新。 简单的说,类似于信用卡。
大家可以对比下这两张图, 京东白条5月份的账单,是4456.47, 而征信上的本月应还款,也是4456。 客观的来讲,京东比苏宁要靠谱。 苏宁任性付是笔笔上征信,而京东白条始终就一条。
但大家最关心的,估计还是花呗。 京东白条还相对少数,蚂蚁花呗就是普罗大众了。 花呗的客户规模,估计是白条的10倍。 花呗的推广力度很大,红包都砸了几十亿。 不能信用卡支付的商家,有时花呗都可以付。
郁闷的是,蚂蚁花呗也是小贷,公司也在重庆—— 重庆市蚂蚁小微小贷有限公司。 根据监管要求,小贷公司上征信是必然趋势。 而今年的个人征信版本,也会有所升级。 同样在中国,同样的监管环境, 京东白条会上征信,蚂蚁花呗也会上。 说不定,个别花呗都已经上征信了。
有人会问,蚂蚁金服不是有网商银行吗,干嘛不用银行放款? 这事吧我也纳闷,或许是利益关系吧。 虽说网商银行的核心是蚂蚁金服,但蚂蚁金服只占了30%股份,不是全资子公司。 目前征信系统的弊端,是不能区分,常规线下小贷和互联网消费小贷。
关于刚才那话题: 小贷会影响客户征信吗? 我问过4个银行的朋友,下面是他们的原话。
有句话,叫法不责众。 若蚂蚁花呗真的上了征信小贷,为避免优质客户被误伤,银行会对应调整信审规则。
又或许说,人行征信会修改部分,将互联网的消费小贷,和传统小贷区分开来。
又或者说,蚂蚁金服迫于压力,改变花呗的出资方,变成银行贷款,或者干脆成了银行信用卡。 船到桥头自然直,文章我就写到这里。 大草想问问看, 你会去关闭白条花呗不?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