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怎么样,在中国人传统中,过年总是图个开心热闹。因此,人们都希望“健忘”一些,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希望这些烦恼和不快,都会随着新年的到来和过去而自动消除,你好我好,一片红火——
虽则还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事,其实一直充斥我们身边:
照例有年关讨不到工资的事件发生,用血汗去换的钱没有如期而至,或许因为金融危机的关系,今年更是屡见不鲜;照例有消费骗局发生,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徒呼奈何;照例有信用卡骗局发生,明明没有办过卡,一辈子只花兜里有的钱,却突然被告知已被冒名办理,欠费若干;照例有招工骗局发生,一门心思谋个正经职业,没成想却被骗了押金骗工资,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到最后这个,多说两句。如果是被街面上一间两间的非法黑中介骗了,那倒还罢了,举报一个、查处一个,卷帘门一拉,好歹不让它继续在那里为非作歹、狂敛钱财。可是,如果是被外表堂皇、名声在外的大公司、大企业骗了,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那真是让人心生寒意,大失所望了。比如,前两天本报连续报道的“金盛保险忽悠求职者”事件。报道之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纷纷举报:不止金盛,其他一些知名保险公司也有此类行径。如今工作那么难找,他们就是利用人们求职心切,实在有些趁人之危之嫌。
消费者受了大公司的欺负,和对方相较又是弱势群体,没地方说话,只好找到媒体。我们根据其具体情节,针对其合法权益,努力帮助他们讨个说法。但是,这种“说法”,仅止于纸上谈兵,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既在于公司本身的自律,更在于监管部门的他律。“两律”并举,才能最大程度保障个体的合法权益。
如果说有什么新年心愿,写在除夕到来之前,那就是祈祷类似的烦恼和不快,少一点、再少一点。如此,则幸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