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的第一张信用卡是BOC的 中行信用卡,刚工作的时候办的,一张普通的金卡,平时国内都是刷的这卡,蜜月和旅游国外偶尔用了1,2次,后面基本就是国内使用了,到目前为止应该是换了两次新卡了,额度不高,刚开始一直都是17000元,后来提到25000元。 (引自网上)
总体感觉中行提额很慢,不管主动还是不主动,没有存款估计很难提。后来国内风行EMV,于是被邀请办理了EMV的中行白金信用卡,VISA版的,其实没什么权益的,唯一权益终身免年费。其实就是一张普通的白金卡——准贷记白金卡卡。
为啥叫准贷记卡,因为可以在上面直接存钱取现,比较鸡肋而已,此卡在高铁中行贵宾室还是可以使用的。
后来一直没有去 申请白金卡,手里的基本都是金卡(包括 建行ETC、 招行AE),再后来就是第一次因为AE接触 浦发,但是一直没有申请成功,只申请了白金 梦卡和尊尚白金,其实我一直当成金卡在用而已。当时也没什么需求。后来因为生意,在招待应酬上多了,同时有了第一笔周转资金几十万,开始想着怎么弄一张白金卡。于是用这笔资金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得到了建行白金借记卡、某银行钻石卡、CITI金卡和至享卡。
其实至享卡也不是特别划算,当时也是因为卡面控,而且为了mater的世界之极,所以…除非一直保持合格财富管理用户,每年的积分赠送和年费优惠,对比权益也还可以使。像我这种资金随时要进出的不是特别合适,每年5000的费用不少,合格财富管理是3600也还能接受。 后续良好的使用习惯下,使得招行AE金卡从35k提升到47k,浦发尊尚21k提升到35k,至享卡74k提升到78k。中途也申请了渣打金卡,纯粹为了卡面,当时也是可以申请渣打白金卡,只是觉得不划算而已。 经过这么好几年的用卡感受,我的提额包括自己主动提额和被动提额均没有使用过“鸡”,结合我的感受,总结提额秘籍: 1、全方面消费,其实不是只的额度,而是商家尽可能多样化,高流水很重要。 2、偶尔一笔大额消费,用够额度。 3、不要每月都是把额度用的满满的,其实每次我的额度用的都是差不多1/3以下。
个人觉得这3条是提额的关键所在,大家自我领会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