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与所谓“征信修复”有关的骗局,
需要大家特别防范。
骗局一花钱请人帮你“修复征信”
央行提示:“征信修复”不靠谱且涉嫌违法。在互联网上以“征信修复”为关键词可搜到不少“中介”的广告,诈骗分子的广告里经常会配上“银行”发出的征信信息修改的短信截图,甚至还有与“银行客服”通话的视频,让人感觉成功率很高。但实际上,这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诱饵”,短信截图都是经过电脑处理的,故意用编造出来的成功案例来骗取信任。央行有关人士表示,这些案例都是典型的“征信修复洗白”诈骗。他们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异议申诉咨询、代理”为名义开办业务或发布广告,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有央行有关人士表示,这些案例都是典型的“征信修复洗白”诈骗。他们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异议申诉咨询、代理”为名义开办
业务或发布广告,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有的运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试图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那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根据相关法
规政策,个人信用报告不良记录不适用于“信用
修复”,不良记录在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5年后
自动删除。据了解,信用报告里的不良信息,任何人都无权随意更改删除;如果出现银行失误、不法分
子盗用身份等特殊情况形成的不良记录,可以依
法提出异议。央行有关人土指出,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个人认为信用报告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
议,要求更正,不收取任何费用。利用非常规手
段不仅不能清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甚至
会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
骗局二花钱请人帮你
“修复征信”央行提示:“征信”领域不存在“修复”说法在网络上搜索“征信修复”,除了中介,还
有不少培训课程的广告,价格从几百到数万元不
等。这些机构究竟能教学员什么真本领呢?公开
报道显示,这些所谓“征信修复”培训的核心内
容就是教人造假骗银行。央行有关人士表示,以培养征信修复、信用修复专业人才为口号,谎称教授征信、信用修复技巧或提供征信修复师、征信管理师的培训、考证服务,实则为骗取高额费用或个人信息。征信修复师、征信管理师证均未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认可,不具备合法性。“征信”领域也不
存在“修复”这一说法。
骗局三招收征信代理、加盟
央行提示:不得采用加盟等从事征信业务除了征信修复的培训,不少机构还对外声称可以通过代理和加盟一起来赚钱。央行有关人士表示,这类骗局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理由,诱导受骗者用代理、加
盟方式办理征信相关业务,实则为骗取代理、加盟费用。根据《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第五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根据《企业征信加盟代理机构备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任何组织都不得采用加盟、代理、挂靠等方式从事企业征信业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