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续展公示信息(2021年5月第一批)》,披露首批27张“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其中,银联商务、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支付、卡拉卡等24家企业旗下的“支付牌照”续展成功,而“支付牌照”的有效期也延长至2026年5月。
另有三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拟与其控股股东银联商务开展整合工作,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终止续展审查 申请,在中止审查期间继续开展业务。
图片来源丨中国人民银行
“支付牌照”五年一续展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牌照”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拟于“支付牌照”期满后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续展申请。
当然,是否要续展的决定出自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本身,其应综合评估:
公司经营情况及发展规划
已核准支付业务的运营能力及开展情况
支付服务市场政策及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
客观分析续展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审慎确定申请续展的支付业务类型及覆盖范围
早在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展工作的通知》。也正因此,此次“榜”的“支付牌照”已顺利通过了2次续展工作。
42张“支付牌照”止步续展
从第一批“支付牌照”发布至今,支付行业历经10年光阴,从野蛮生长归回合规经营的轨迹。在此过程中,非银行支付机构重整业务脉络,有的不断壮大自身业务规模,有的选择多力并进重塑新体系,还有的则在大浪淘沙中,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显示,截至发稿,共计3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注销“支付牌照”,但结合此次续展公示,即三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因整合需要,自发终止续展审查申请可知,此次续牌完成后,将有42张“支付牌照”被注销,支付牌照剩余数量为229张。
图片制图| 吴申城
在已知注销的“支付牌照”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类型的“牌照”占了半壁江山,共有31张,其中大部分的业务拓展范围又都局限于单一区域内部,这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全国互联网支付业务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的业务拓展难度亦不断攀升,因而不少非银行支付机构主动注销了旗下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支付牌照”。
不过,随着近期地方监管机构越发重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合规要求,比如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强调经营者依法开展预付卡经营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预付卡经营行为。
同时,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始终在线上线下会员充值领域发挥重要的衔接作用,可以预见,预付卡严监管的诉求日益突出,合规框架下,唯有持牌机构能能涉足预付卡业务。此举为合规经营撑起了保护伞,亦为预付卡市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
来源: 金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