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最自豪的交通工具就要属于高铁了。 诚然,高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你知道吗? 高铁在中国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甚至2020年短短半年时间就亏损了955亿,相当于每天亏损超5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 高铁为何会亏钱呢? 高铁相关的产业链赚不赚钱? 既然这么亏钱,国家为啥还要建高铁呢?
高铁亏钱分析高铁会亏钱,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来跟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铁路作为服务行业,首当其冲会受到疫情的冲击,所以呢2020年上半年客运收入同比暴降52.7%,一直到现在才逐渐恢复过来。
其次是对于高铁来说,无论是修建还是维护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而且一列车次的相关人员也是非常的多,因此各种人工费用、工资也不是很便宜。 比如一条高铁的投资,少则每公里近亿元,高则每公里近两亿元。也就是说,一条1000多公里的高铁,仅修路这一项就得花费一千多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拿珠穆朗玛峰做个形象的比喻吧,如果把100块的人民币一层层摞起来,1000亿大概是10个珠峰的高度,可以想象这是个多么庞大的数额。 再比如高铁使用的电费。 时速在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的耗电量是9600度。
按照中国电网电费标准,每度工业用电收费一元左右,那么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大概需要1万元左右。 如果再加上人工等方面的服务,预计需要2到3万元小时,从上海到北京,5个多小时就需要10多万元。
高铁产业链再来看看与高铁相关的产业链的情况吧。 高铁作为一个高科技产物,涉及到很多产业,我把它们主要分成: 基建及材料环节,主要有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两家央企。 机械车辆制造环节,主要有中国中车和北方国际。 零部件环节,主要由南方汇通,北方创业,湘电股份等等。 信息电子设备环节,主要有华东数控、沈阳机床等等。 铁路运营和物流环节,主要有广深铁路,申通地铁等等。
高铁将这些产业串联起来,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条万亿元的产业链,同时高铁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就比如京沪高铁建设过程中,涉及施工单位多达700个,为11万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而在2017年,我国新建高铁2000公里,更是为56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高铁越亏越建那为什么高铁越建越亏,越亏越建呢? 其实呢这个问题,就跟我们为什么要去非洲做基建是一个道理。
非洲那么穷,咱们去建设不是亏的嘛? 其实不是这样的。 非洲虽然很穷,但是资源却非常丰富,尤其是钴矿资源。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钴矿资源却非常稀少。
所以呢由于中国与非洲长时间的友好往来,在中日竞争刚果钴矿资源的前提下,非洲不负众望将350万吨的钴矿开采权交给了中国,这个价值可值几千亿美金呢! 大家可能不知道,钴是制作锂电池要用到的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就比如咱们的手机、电动车都需要这玩意。 再回到高铁这边。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交通便利了,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所以铁路建设就是先投资为后续铺路,有了活力,就有了更多的贸易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内循环。
所以铁路明面上是亏钱的,可是它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可不是明面上能计算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税收,也不是明面上可以计算的。它所带来的物流效率的提升,甚至在文化交流,旅游业,地区经济规划与发展,也是无法计算的。 亏的地方,早就在别的地方补回来了,不然为什么大力建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