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庙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系,在古时候,中国人的信仰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这种文化信仰中,武庙承载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通过国家名义进行祭祀的地方,更是一些古代良将受人敬仰的庙宇。
武庙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武庙的发展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最早的时候是在唐玄宗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开元19年,也就是公元73年的时候,唐朝就建造了太公尚父庙,在这种庙宇中,一共供奉了11位历代良将。而在这些历代的优秀将领中,主要就是以太公为主要祭祀对象,再搭配历代10名名将,将这10名名将称之为十哲,其中,张良为副祀。
太公尚父庙自建立以来,每到中春或者是中秋的时候,整个庙宇之中异常热闹,来自于各界人士对这些良将进行祭祀,还有一些供奉的牲品及礼乐,人们在对待武庙的时候,所采用的各种编制都与孔庙相同。后来在公元760年,大唐王朝已经换成了唐肃宗,在这位皇帝执政期间,尊太公望为武成王,同时采用的祭祀方式与孔子的相同。不过这个时候的太公尚父庙进行了更名,变成了武成王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武庙。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了武庙的正式存在。
武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历朝历代都会将一些名将加入到武庙的行列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之前被列入其中的名将被送出去。随着中国的这种武庙文化不断发展,这种文化不仅仅在国内有着极深刻的影响力,同时也不断地被传播到海外,最后在朝鲜以及越南等地盛行。
被传承到海外的武庙文化
中国武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被传到了海外,随后在朝鲜半岛以及越南等不同的国家快速传播。其实在很多文化不断发展传扬的时候,往往到了其他国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武庙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变化。
相对来说朝鲜王朝创建的武庙并没有太多的改变,看上去也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他们主要就是用来祭祀一些朝鲜历史中的重要武将的,比如,新罗的金庾信,还有被朝鲜王朝一直当成自己发展历史的高句丽的乙支文德,再者就是高丽的庾黔弼等等武将,在他们所创建的这些庙宇中,供奉的都是一些朝鲜半岛本地的知名将领,比如,金就砺、金庆孙、金方庆、郑地等等不同的人物。
不过,相比于朝鲜延续中国武庙文化来说,越南在这方面的文化传承中却出现了问题。了解越南在建设这类寺庙时的一些做法,很多人都会觉得十分诧异,在这些庙宇中供奉的人物更是让人觉得非常奇怪。那么在越南的武庙供奉的武将到底都有哪些人物呢?
越南阮朝古都顺化
越南寺庙中供奉的中国武将
在越南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也就是说在越南发展到阮朝时期,这个朝代的古都,顺化创建的武将寺庙,供奉的却都是一些来自于中国的著名武将。
在1835年,越南还正处于阮朝阶段,在他们的首都就建立了专门供奉武将的武庙,只是在这种庙宇中供奉的一共有18名名将,但其中有12位名将都是来自于中国的,被越南人供奉在这座寺庙中的名将除了姜太公,管仲,韩信,孙武以及李靖等人之外,还有诸葛亮,郭子仪,岳飞,张良等等。
诸葛亮像
除了供奉的这12位来自于中国的名将之外,剩下的才是越南的众多名将,比如,阮有进、尊室会以及祀黎魁、阮有镒、阮文张等人。为什么这些武将会出现在越南的武庙呢?为何这个国家的寺庙会选择供奉中国武将呢,甚至还让他们的武将成为陪衬?
其实自古以来有很多中国的著名将领在国外也是特别受欢迎的,比如,关羽在日本就是特别受欢迎的一名武将,甚至在全球所有的华人区,关羽都是一种宗教化的神仙,也是深受人们认可的。
越南却能够将整个寺庙中供奉的主要武将设置成中国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越南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其实是越南古代对中华的认同。古代的越南人认为他们自身就是中华正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是已经从中国分离了几百年,但是他们依然认为自己就是汉人和中国是同文同种的,甚至还创建了属于他们自身的中华体系。
我国古代名人
结语
即便是创建了这种体系,但是在真正面对中国的时候,越南却自称一派。尤其在分离时间越来越长的情况下,越南自然也形成了他们的一套民族认同,不过即便是在分离之后,越南人仍然对北朝时期的一些名将十分追崇,因此才会在寺庙中供奉中国名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