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基建狂魔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之一,其实对于这个称号,我们当之无愧。 ![]() 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世界高桥前一百名中,90座在中国,世界已建成或在建摩天大楼前十名中,中国独占7座。 公路里程中国世界第一,铁路里程世界第二(美国第一),但高铁第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水泥产量世界第一,电力生产世界第一等等,诸多荣誉集于一身。 ![]() 福建龙岩站改造施工现场
曾经,在国外视频网站,外国人感叹中国仅花9小时就改造完成福建龙岩火车站,惊讶中国24小时便完成北京三元桥大修工程,因为这些在他们眼中起码是一个月以上的工程。 看来基建狂魔的称号并非我们自封,中外意见一致。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国六大基建央企新签订单量也相继出炉,成绩相当优秀。 ![]() 中国建筑所建的俄罗斯联邦大厦
中国建筑再次刷新全球建筑企业订单记录,累计新签合同额31993亿元,同比增长11.5%。 中国电建2020年新签合同总额6732.6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国外合同总额便达到2016.05亿元。 中国中冶集团新签合同同样创出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0197.2亿元,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同比增长29.4%。 中国铁建累计新签合同25542.887亿元,同比增长27.28%,光四季度单季新签合同11636.869亿元。 中国中铁累计新签合同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四季度单季新签合同总额1.25万亿元。 中国交建目前仅公布上半年新签合同情况,总额为5331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预计一万亿左右。 ![]() 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六大央企2020新签合同总额合计约11万亿元,而根据商务部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企业承揽的境外基础设施类工程项目5500多个,累计新签合同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当年合同总额的80%。 基建狂魔的魅力不是盖的,是用实际订单来打的,我们不妨先来观摩一些中国基建的顶级作品。 ![]()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在遭国外企业技术刁难之后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完成,还通过了超强台风“山竹”的质检。 ![]() 北盘江大桥
北盘江大桥,别名北盘江第一桥,也是世界第一高桥,外国人“哇塞”最多的工程之一,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北盘江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的特大桥,位于泥猪河之上,为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 川藏公路雪山段
川藏公路,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一路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等壮丽景观,修建难度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的,被誉为世界第一工程,旅者可以一试。 国内优秀基建作品实在太多,由于与国内相比不经看,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基建工程或建筑就不发了。其实基建无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可能只是热衷于基建狂魔这个称号,甚至有人冷嘲热讽中国只干体力活,没有核心技术,中国为何会在基础建设上“着魔”呢? ![]() 国家电网工人高空施工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除了烛光晚餐,可能都不知道蜡烛为何物,因为我国在2015年完全实现全民通电,全国14亿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这可把隔壁的印度羡慕坏了。春运时期,有序完成几十亿的人口“迁徙”,这在欧美发达国家是impossible。移动网络覆盖大部分农村,也是国外不可想象的。一系列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还有大国担当,因为亏钱也做。 ![]() 中国产世界最大盾构机
得益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社会就业得到了很好的支撑,同时带动一大批技术的发展,机械行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国早已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产销国,占据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市场30%以上的份额,以往被卡脖子的盾构机、起重机、龙门吊等装备,不但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还世界领先。 ![]() 新基建概念城市
2020年,国家率先提出新基建概念,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所以,未来基建还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