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互联网存款产品被批量下架、蚂蚁集团面临监管加强的压力、互联网小额贷款新规呼之欲出,这些信号都非常明显地指明,互联网金融的老牌竞争对手:银行或许能在未来几年重拾发展优势,在互联网贷款、移动支付等方面与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巨头“并驾齐驱”,内涵金融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理由如下。
第一,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传统大行又少了竞争对手。
顾名思义,互联网存款是指完全通过线上办理的存款业务,目前主要来源是来自民营银行、农商行和城商行,而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却难得一见,这些互联网存款产品的下架意味着,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又少了竞争对手。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来看看曾经力压银行存款的余额宝,于2013年6月推出,在2017年6月短短4年时间,就把传统零售大行——招商银行“干下去”了,一举超过了招商银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1.3万亿元,并直追2016年中国银行的个人个人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63万亿元。
所以,此次正是2021年银行“开门红”揽储的关键时刻,支付宝在此时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对于传统大行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
第二,“靠档计息”类产品集体下架,利空储户,利好银行。
除了互联网存款产品的批量下架,另一重要存款产品——靠档计息类存款也即将在2021年1月1日起全面暂停了,目前已经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和几大股份制银行宣布了这一决定。
对于储户来说,没有了靠档计息类产品后,大家很难再去找到一款可以替代的、既有高收益、又是超低风险的产品了,然而对于银行来说,银行不再需要为了拉存款而支付高额利息了。有人可能对靠档计息类存款没有概念,我们来算一笔账就清楚了:
例如某银行的靠档计息产品A:1万元起存,留存金额0.2万元,其中5年期起存100万元,最低留存20万元,一年期利率2.1%,活期利率0.3%。如果用户存进去10万,三年期,但是由于临时需要,存满一年就取出来了,这时候靠档计息产品可以得到2100元,如果普通定期则只能拿到300元,靠档计息产品的利息是普通的7倍。
所以,一方面银行贷款利息照常收,另一方面利息可以少付,那利差空间就更大了。
第三,2021年银行利润增速转正已经达成共识。
据多家银行高管、证券公司投资分析师指出,2021年,银行盈利增速有望触底反弹,一方面,明年银行让利力度有望下降,而银行的营业收入也将稳定增加,另一方面,拨备计提对利润的侵蚀程度也将有所下降。
据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预计2021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由负转正,明年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或将达到2%到3%”
第四,网点加速关闭,运营成本有望进一步压缩。
近几年来,物理网点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一直是传统银行的“转型之道”,今年受到疫情影响,银行网点关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去年,截至11月末,除了已经倒闭的包商银行,最近两年银行网点关闭数量已经高达6280家。光是2021年,就有2790家银行网点被撤除,其中今年ATM减少了近7万台,这将大大减低银行运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8.3%,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减费让利1.5万亿的“任务”,而当前,随着监管部门加大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银行确实有希望能够如行业预测的那样,利润增长重回正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