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银行”是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历史最悠久,始建于1908年光绪年间。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交通银行”匾题的四个大字竟然出自一个汉奸之手,多少年了,针对这四个字衍生的政治影响,到底该留该弃,一直纷争不断。
郑孝胥是晚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专为为溥仪讲《资治通鉴》,并受溥仪重用,任总理内务府大臣。北京事变爆发后,他协助溥仪逃到到天津,住在日租界张园。在此期间,他秘密与日本人勾结,妄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复辟大清王朝。
他唆使溥仪投靠日本,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郑孝胥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他非常渴望日本加速对中国的干涉,不遗余力帮助溥仪复辟清朝四处奔走,同年9月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
郑孝胥除了“汉奸”的身份以外,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楷不仅流畅飞动,而且劲道十足,这是历代书法家都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据说,郑孝胥的书法酬金高得离谱,1915年刊印的第一版《词源》,他题书名2个字收润笔费500两白银,当时“交通银行”四个字润笔是4000两白银,一个字1000两白银。
如果没有“汉奸”身份,郑孝胥很多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交通银行作为国有银行,为何不计前嫌保留这个匾题呢?据交行官方给的解释是:郑孝胥在书坛地位非常高,影响力很大。更主要的是,郑孝胥写的“交通银行”四个字没有落款,人们一般会忽略书法作者。
尽管解释有些牵强,但是这个“汉奸”匾题还是高悬百年之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