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藏在武夷山脉的南平市建阳区蒋口镇回潭村,环山而建,溪水回转。村子里一边是白墙整洁的新房,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界限分明。其秀丽之风光,犹如世外桃源。
88年前,新组建的闽北红军独立团,与调来闽北不久的国民党第56师,在这里打了一场回潭战斗,让敌人慑于红军威力,不敢入侵回潭达四年之久。
方志敏第一次入闽北作战后,留下黄立贵任营长的特务营,重新组建了闽北独立团。这时,调入闽北的国民党第五十六师也打败了福建土著军阀卢兴邦,师长刘和鼎被任命为福建剿匪军指挥官。
黄立贵率领闽北独立团红军,以崇安为中心扩大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回潭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农历正月11,刘和鼎派一个营,连同附近的民团、大刀会等,共计700多人进攻回潭。
由于回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为避免损失,区苏维埃和游击队决定暂时撤离回潭,移至石维下村。撤离时,游击队留下王秀仔等4位会说普通话的未暴露身份党员,在敌人占领回潭后,打入了敌人内部。他们侦察到的敌人火力部署情况后,报告给了黄立贵团长。
正月21日,黄立贵率闽北独立团主力到达南树下,连夜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作战方案。
战斗于22日凌晨,在回潭后门山打响。50名敢死队员,趁天还没亮,摸到后门山的敌人哨棚,干掉哨兵后,冲进哨棚,开枪将大多数敌人当场击毙,并占领了后门山制高点。
村子里的敌人听到枪声,仓皇逃离村庄,渡过潭溪,企图抢占豆夹坪小山包,组织反击。然而,自石维下村出发的另一支红军游击队,早已布置在这个山包上。敌人稀里糊涂钻进红军的火力网,大部分被歼于豆夹坪前的开阔地上,带队的团长江长发也在这里毙命。
回潭一战,前后8个小时,共歼敌160余名,俘虏30余人,缴获步枪150多支,以及弹药、棉衣、日用品等。这一仗,让准备消灭闽北红军的刘和鼎,认识到了对手的厉害。刘和鼎率领56师,在闽北6年,始终未能剿灭闽北红军。
为了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2014年建阳市在回潭革命纪念园里,修建了红军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