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为市场主体减负等金融支持政策,其中包括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2019年8月份,按国务院部署,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去年8月20日,LPR改革后的首次报价出炉。截至目前,LPR改革即将走过完整的一年。
2020年8月20日,LPR即将迎来新的一期报价。这同时也意味着,LPR改革马上迎来一周年。这一年里,LPR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7月份的LPR报价显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即较改革后的首次报价分别下降了40个基点、20个基点。“在LPR与MLF操作利率挂钩、LPR成为银行贷款基准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操作利率等政策利率向长端贷款利率的传导更为顺畅,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的效率提高”,储资管投资研究部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袁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要表现就是LPR与政策利率的联动性增强。自2019年8月20日以来,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由2.55%下降至2.20%,一年期MLF中标利率由3.30%下降至2.95%,
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参考LPR定价的比例不断提高。据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进度已达55%,其中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为76%。并且,贷款利率也明显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6%,比2019年12月下降0.38个百分点,比去年6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6%,比2019年12月份下降0.48个百分点,比去年6月份下降0.68个百分点,明显超过同期LPR降幅。
此外,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改革以来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为了与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其负债成本,高息揽储的动力随之下降,从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今年6月份,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4%和2.71%,较2019年12月份下降30个和34个基点。代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已降至1.5%以下,低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所下行。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央行下一步重点工作。央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推动LPR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8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存款利率定价行为,维护公平定价秩序,督促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