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卡君 于 2020-5-17 01:27 编辑
昨天澎湃新闻爆出《明知航班延误还要去坐,上海首例航延险诈骗案告破》,对里面的关键点做个解毒:
①2019年11月,……,本市航班延误险整体赔付率较高,存在风险。
②犯罪嫌疑人杨某、何某等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招募组建“保险理赔团队”,并在广西、湖南等地组建合作团队,以免费乘机住酒店及提供一定报酬为幌子对外招揽乘机人。
③私刻的航空公司及机场印章,伪造多份航班延误证明分别向各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骗取保险理赔金。
④近年来连续作案数千起,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针对①关键点,保险公司一个险种都是多种建模反复计算,运行反馈,调整再运行反馈,n个回合才推向市场。尤其是整体赔付率和个人赔付次数的计算,因为关系到盈利(保险公司推出险种的目的是挣钱),属于商业机密。这部分的数据一般系统自动检测,发现数据异常会……
针对②关键点,理赔团队和合作团队,招揽乘机人,这属于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跟电信诈骗是不是很像?至于免费乘机再送酒店,各大羊毛群应该都见过这种消息。世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针对③关键点,私刻印章,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和保险诈骗罪构成牵连择一重罪。另外,这里看不出有没有机场或航司工作人员涉嫌此案,如果有,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针对④关键点,法条是这样子的:犯保险诈骗罪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况的,
数额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3次以上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况的”,牢底坐穿了。
从爆出的各种消息看,这批团伙应该是票务代理业务走上歧途了。
当年因为有人在撸航班延误险,写了《台风“山竹”造成航班延误/取消,赚万元?》,莫名其妙地被大规模投诉,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应该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现在卡圈无下限的撸毛依然存在,但特别提醒同学们,信用卡信用卡,讲信用第一步。什么羊毛可以撸,什么羊毛不可以撸,心里要有数。没数,看看这批撸航班延误险把自己撸进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