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如此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激起了我资深“韭菜”的潜能!这个事情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 昨晚某投诉平台一则公告引爆、炸裂、无数人转发! 当我回过神来发现,原来投诉平台是对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要大量退回!一天急增了3万多件针对同一家公司的精准投诉真的很魔幻!我想这家投诉平台也没有想到会有如何好的疗效。我理了理思路,把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大家!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纯属虚构).... 某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虽受疫情影响,但人们生活的还算平静。小强,一名金融从业者,在圈内以研究漏洞出名,尤其擅长帮助客户维权。今天小强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有一个客户有了麻烦,希望帮忙处理。小强按照约定赴约,客户说明自己的情况,主要的意思是自己资金方面出了问题,之前找过一家叫捷信的公司做过贷款,最近没能力还款,催收异常猛烈,迫于无奈想找业内出名的小强帮忙协调解决。小强分析了一波客户的情况,在计算平台利息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猫腻的地方。比如,砍头息,超标的年化利率等诸多问题。 小强这时有了打算,分析完后告诉客户一套做出来的投诉维权的简单流程! 1、截图保留好自己借款,还款,息费的各项数据; 2、用正确的方法计算真实的年化收益(irr计算方式); 3、整理好投诉文案; 4、投诉到平台,等待协调! 事情很顺利,经过平台的协调,捷信停止了催收,且打来了电话协商让其停止投诉,客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且令人意外的是,捷信居然还能退掉之前多收的超过国家年化收益的部分费用,这让小强也颇感意外! 小强是个聪明人,也是漏洞方面的专家,所以他深知这是一条财路。于是把这个意外收获做了一个项目,从一开始的一传十到后来的十传百,然后整个圈子都开始了这波魔幻的操作!
最后,这个事情赶在315之前的这段时间炸裂了!无数人的投诉,让投诉平台不堪重负。无奈之中,平台发布了一则公告,让投诉者规范投诉内容。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苍蝇不叮无缝蛋,自作孽怎可活!
捷信其实也一家很魔幻的企业!在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捷信的招牌。 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发现真的很有意思: 捷信2007年开始在中国经营业务,并于2010年成为首批四家获得试点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一,且成为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之前的数据显示,捷信在中国业务共服务超过5210万客户,拥有超过26万个销售点,覆盖全国逾300个城市,雇员人数约5万多人。2019年上半年在中国实现经营收入12.7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99.78亿元),净利润1.0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21亿元),在中国的销售点贷款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达到28%;消费金融市场占有率也是第一,达到了25%。捷信在现金贷款平均实际年化利率,2016年最高为42%,2017年为37%,2018年为31%,2019年上半年为30%。而循环贷款的平均实际年化利率,在2016年为27%,2017年为25%,2018年为28%,2019年上半年为34%。
可以看出,高利率一直是捷信存在的问题。这么高的利息,且这位纯外资的消费金融的一哥能在中国混这么久不出事且如此风生水起,这需要多深厚的背景,以及对中国文化和国人多深入的理解。在下实在是佩服至极!
但话又说回来,捷信最近的日子确实也不好过,海量爆炸式的投诉指向他,且2010年都已经两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目前有种墙倒众人推的状态!可悲可叹! 想想这场魔幻闹剧真让人回味!都想着割韭菜,现在韭菜来报仇了,以后估计要上演韭菜也疯狂的历史大剧。
更可笑的是,昨天我还看到了一位金融高管写文章来驳斥“反催收”这种乱象!用我们群里一位老板的话形容就是“老鸦笑话猪黑!”明明自己也有问题,硬是说成社会乱象,还是那句话:苍蝇不叮无缝蛋,万恶皆有因果!根本不能辩证的看待问题,可笑可笑! 这些魔幻的公司和这个魔幻的时代,作为一名80后的资深的“韭菜”,我曾认真的思考未来,常感困惑的我,梦中时常见到有人手持镰刀面带狰狞手起刀落,但我仍前赴后继野蛮生长,任由你千般索取,我仍坚持自己!或许这真的是韭菜所具有的品性!希望韭菜们都安好~!
了解更多信用卡融资知识,关注公众号:吴聊创业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