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曹操亲自带兵作战,行军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天气炎热附近又找不到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甚至都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为难。 后来,曹操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他举着马鞭指向前方说“不远处就有一大片梅子林,那些梅子又酸又甜,吃了可以解渴。”士兵们一听说有很多梅子可以吃,想到那种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身体也感觉有了力气,都努力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找到了水源,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梅子林。 对,这个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故事。
今天说这个不是想证明曹操有多聪明,而是想说,在特殊时间结点上,有希望不恐惧是多么重要。 推演一下,如果曹操不这么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本就因为轻度脱水,神经敏感的士兵们。再听着身边人的各种抱怨,心中的怨气只会不断积累。一些体弱的士兵晕厥甚至死亡,更会加大对上级指令的不信任感。“是不是走错路?”“前方到底有没有水源?”各种猜测肯定会增加恐惧的程度。 “往西走才对,西边有条河。” “右军还私藏了很多水囊,没有公平分配。” 只是几句话,就能让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哗变,甚至自相残杀。军队如此,一般的老百姓呢?但是一片梅子林,安抚住了所有将士的心态。再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真到了水源地,有没有梅子林,就不那么重要了。 最近蜗牛在家吃了睡睡了吃,厨艺估计提高不少。之前没空看的电影球赛,买了后根本没看的学习课程,最近时间大把大把,没时间这个理由用不到了。 本身就比较宅,抗击肺炎期间,可以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也不错。
前几天的双黄连事件,网上各种段子调侃,我当初看到消息后,就知道不靠谱,根本没在意睡得很安稳。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双黄连月饼都脱销了。文章说得很明白,抑制作用,不是治疗更不是预防。结果人们还是出门排队,忘记防疫少出门的叮嘱。 看来选什么做梅子林真要好好动脑,实在不能高估普通民众的科学常识。 举个自家例子,娃10个月大时就因为感冒引发肺炎住过院。治疗需要过程,高烧也要慢慢退。但是家里老人不这么想,总觉得打上点滴了就应该马上退烧,一天就恨不得出院。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主观臆断要不用药错误,要不医生有问题。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看看朋友圈和家人发过来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文章,就知道科学之路任重道远。毕竟我国近代落后就是没赶上科学技术爆发这趟车,一路被别国降维打击。
所以某药对病毒有遏制作用,新疫苗研发已经开始等等类似的“梅子林”新闻,最近还会有的。虽然等到这些东西真正弄出来(科学是需要时间的),疫情应该已经过去了。 再说现有的医疗水平,足够应对这次的疫情。真正缺乏的是某些地区的治理水平。对个体来说,缺乏的是如何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 这么看来,梅子林还是需要有的。毕竟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巴不得往死里忽悠。 事后嘲笑调侃也挺好,能让不少人觉醒,提高了科学素养,学会了冷静分析。 梅子林从来不是问题的核心,恐惧和混乱才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毛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