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吴聊创业金融 于 2019-9-24 06:11 编辑
最近看到《财经》一篇关于信用卡市场分析的一篇报道,从政策层面分析了信用卡市场目前的境况。
宏观层面:因为本人水平有限,对宏观内容的研究还不够,今天也只能借助一些相关报道来给大家举例及分析。微观层面:封卡降额文章我写了不少,权益缩水一直进行中,申卡调额难道越来越大。
但这些都是表象,实质的原因就在文章中,简单的罗列了重点
一、严控涉房交易
“现在监管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向房地产的情况,不少大行和股份行也都关了。”某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检查资金流向,涉及房地产相关的多个业务类别,多家银行也已出手关闭或下调相关商户类别码(MCC)的交易限额。这些业务包括一般承包商——住宅与商业楼(MCC1520),不动产代理——房地产经纪(MCC7013),不动产管理——物业管理(MCC6513),分时使用的别墅或度假用房(MCC7012),混凝土工程(MCC1771)等。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多家银行已经限制了信用卡在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中介公司(MCC为1520、7013)的交易,在物业、租房等其他类别的交易,银行选择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已下调。
今年上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密集表达了对信用卡业务的关注。5月《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7月底,银保监会股份制银行监管部曾召集部分银行分管零售的行级领导开会传达意见;8月,北京、广东两地银保监局发布相关监管意见;9月,银行业协会卡委会交流、多地银保监局座谈传达监管重点。
总体而言,这轮信用卡监管重点包括审慎发卡与授信,加强总授信额度管理,监控资金流向,尤其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信用卡调控的重点在于遏制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回归消费本源,而非阻碍信用卡业务发展。
二、监管给出意见:加强总授信额度管理
在监管部门看来,对于申请人授信不审慎,不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是留下信用卡套利空间的重要原因。因此,“共债”风险是监管部门极为重视的问题。上半年监管部门强调“总授信额度管理”,要求从严执行信用额度的“刚性扣减”。
7月,上海银行针对去年的检查结果开出六张罚单,几乎将辖内的银行信用卡中心罚了个遍,事涉农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上海银行。绝大多数处罚事由是“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此外,建行还涉有对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尽职等事由。
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规定,发卡银行要加强信用卡总体授信额度的管理,应当对持卡人名下的多张信用卡账户授信额度、分期付款总体授信额度、附属卡授信额度、现金提取授信额度等合并管理,设定总授信额度上限。《办法》要求对 “在征信系统中有多家银行贷款或信用卡授信记录”的用户要加强风险防控。
“总授信额度”管理,早在几年前监管部门就已提出,是“完善授信管理机制”的一部分,“刚性扣减”政策应覆盖至全部新发卡客户和已有固定额度调升客户,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刚性扣减”监管要求。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这一机制在现实业务开展过程中很难落地。因为银行授信先行,但并没有硬性指标限制各行对个人总授信额度的上限,对个人授信额度仍由各银行依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而行。
三、银行开展了ETC争夺战!抢夺优质客户
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又开启了ETC信用卡争夺战。一位国有大行支行的业务人员每天的朋友圈都在营销ETC,他说支行分配了几百个装载和办卡量要求,压力太大了。
相关部门提出“力争在2019年年底,让ETC的安装量达到90%%u4EE5上”,这或将带来近2.8亿的ETC安装量。对银行来说,推广ETC信用卡是切入有车客户优质人群的机会。不少银行中报中提到大力布局ETC业务带来了增长。
但并非所有银行都去抢夺ETC,而ETC的增速也没有改变信用卡增速进一步下行的趋势。
其实已经表达的很清楚,简单总结一下
1、房地产的严控,防止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各行做出了相关调整,风控加强,信用卡业务管理加强!
2、监管对于总授信的管理要求,各位执行中。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总体还是趋于更严格,信用卡业务收紧!
3、相关部门提出ETC任务,各位积极响应,也给信用卡业务增加了活力,但不能挽回下降的趋势。
今年信用卡市场密集调控的一年,你们从用卡中就能感受到各家银行的风控在变化。信用卡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一个极小的分支,目前来看信用卡市场依旧处于下行的趋势当中,未来有怎样的走向我们后续会陆续给大家分析和分享!
-部分内容来至于《财经杂志》
更多信用卡内容分享请关注公众号:吴聊创业金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