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19-8-29
- 帖子
- 22
- 经验值
- 104
- 精华
普卡Ⅱ级
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
 
- 经验值
- 104
- 主题
- 7
- 帖子
- 22
- 信用币
- 62
- 注册时间
- 2019-8-29
展开全部枚勋章
|
本帖最后由 深圳老杨 于 2019-9-19 01:17 编辑
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供暖,北京的雾霾如约而至。
最近有几个北京小伙伴悄悄问我,在深圳待的怎么样,当时为什么选择离开北京?
2007年5月,我背着书包,拖着一个拉杆箱来到了北京;2017年5月,我卖掉了北京的房产,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北京来到深圳。
这并不是一个突然的想法,而是全家考虑、抉择了很久才做出的选择。现在来到深圳一年半了,也经历了些许的不适,那就说说决定离开北京的原因:
1 雾霾
大概从2013年开始,雾霾这个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在2007年往后的那几年,北京那会流行的是下黄土。
特别是在冬季开始供暖之后,灰蒙蒙的天气便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出门带着3M口罩逐渐不再会被多看几眼,甚至有人戴着防毒面具出门。
开始下载了PM2.5监控的APP,时刻要关注数值的变化。遇到蓝天白云的时候,要狠狠的拍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
早上开车出门,看着路边光秃秃的树干,远处灰蒙蒙的天气,实在没办法感觉到这是一天元气满满的开始,而是经常有寂静岭般的绝望。
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的销量直线上升,诞生了很多净化器品牌,甚至有段时间京东上的空气净化器全线缺货。
儿子出生后的那个冬天,有时候想推着儿童车到下楼走走,最后还是算了。想想他以后不断长大的岁月里,都只能在家里活动吗?不,我更希望他能在绿色的草坪上自由的奔跑。
2 交通
在北京大概生活着两三千万人,有六百万辆汽车,有十六条地铁线。
以我那时候的工作地西二旗来说,如果坐地铁,在这一站乘坐的人是最多的,进站先是通过蜿蜒曲折的铁栅栏排队,千转百回到站台后第一趟车能挤进去算是幸运的。如果开车去科技
园,从进入科技园到公司楼下,也经常需要排队十几分钟乃至半个小时才可以进入地库。
在北京生活,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出门见客,每天只可以安排一个客户,如果约朋友见面,要提前很久预约好时间,因为出门太堵了,交通成本太高。
出门开车吧,右脚刹车油门来回倒腾到抽筋,而且极有可能生一肚子的气,各种加塞、逆行、随意变道、不按标线行驶、违法停车、应急车道通行,虽然限制了车牌,每周也有一天限行,但还是太堵太堵了。
或者坐地铁吧,拥挤不堪,需要外面的人把你推进去,各种打架几乎每天上演,很多人摇不到车牌,住的远的各种倒地铁,来回几个小时,挤着站着,精疲力尽。
每天随便两个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周末索性不出门了,我觉得大好时光真的浪费了。
3 户口
北京户口,无疑是中国最值钱的户口。
户口意味着享受当地资源的门槛或者是屏障,尤其在教育资源发达的首都,这意味着有没有户口差别巨大。
虽然我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在买房、车牌摇号方面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可对于未来小孩的教育,虽并不奢望上名校,但我并不想小孩因为户口而受到区别对待,也不想孩子在北
京读书十几年,因为没有户口而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
以上是主要考虑的方面,综合其他一些个人因素,选择了南下前往深圳。正如我的朋友,同样从北京全家来到深圳的Walker所言,为了家庭,我们“为理想再次披上战甲”,选择了重新出发。
来深圳后,以上这些方面确实带来了改观。空气不错,鲜花绿树,鸟语花香,交通尚可,入户简单,政府高效,做事务实,服务业更是夸口称赞,但深圳仍然有自己的劣势,例如医疗、教育等。
这些年来,我已经深刻领悟到一点:没有最完美,只有最适合。
北京的十年生活,给我带来了巨大改变,也收获了人生难得的经历。从心中由衷的感谢北京,感谢北京遇到的朋友,感谢北京经历的故事。
现在,我更享受在深圳的生活,并继续努力打拼。
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也欢迎留言和私信进行交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移居深圳指南(ID:laoyangsh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