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中,中国在区块链专利的增速远超美国,其中阿里巴巴以49件的总量排名第一,而这些专利全部出自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
如何看待当下的“区块链”热潮?区块链如何超越数字货币,真正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区块链会带来哪些社会和行业的变革?蚂蚁金服副总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加入蚂蚁金服之前,蒋国飞曾担任NEC集团的副总裁,带领NEC美国研究院和全球研发致力于IoT、大数据分析、AI、云平台、计算机安全,和软件可定义网络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在蚂蚁金服,蒋国飞掌舵技术实验室,全面负责创新研发。
在蒋国飞看来,区块链并非高深的技术,它本质是全新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它从这三个方面改变今天几乎所有的行业。
蒋国飞表示,蚂蚁金服区块链专利没有一个跟ICO相关。第一是区块链技术不等于比特币,也不等于ICO(首次公开发币)。尽管这是两码事,但现在经常被混在一块了。ICO确实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发币的激励机制,但去中心的融资实际上去掉的是对融资主体的责任约束,缺乏约束的融资带来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第二是蚂蚁金服蚂蚁金服区块链注册专利数量目前全球第一,没一个和ICO有关。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如共识机制、平台架构、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我们把这些技术能力首先用在了公益、食品安全等对人类更有价值的领域。 人工智能
当投资人“遇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成功基石在于技术研发能力,而后期商业的成功则取决于其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价值,应用到产品上并迎合消费者需求。
但是我们还是会关注比特币,不过是从技术的层面,看到这项技术发展到后期,会有什么样的经验和不足,以便我们在搭设区块链相关应用的时候尽量避免。比如,运行到今天,比特币的交易量已经非常巨大,所以导致耗电量非常大、交易时间也非常的长。比如你买一杯5美元的咖啡,需要消耗20美元的电,然后一个小时之后才能支付到账,你能接受这样的交易方式吗?看看今天,大家已经习惯了掏出手机即可结账,比特币显然无法满足今天的商业场景需求,这些问题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对于中本聪,蒋国飞说道,抛开比特币的是是非非,单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位比特币的发明人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设计了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运行模式,考虑到了很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密码学知识等等方面的人就可以做到,他还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所了解,还能设计出一套激励机制,甚至还给比特币设置了一个总量,他应该还对金融学知识有所掌握,还融入了他对人类社会很多重大问题的思考。正是这样一套严密的体系,才能够让全世界这么多人都积极参与进来,甚至是疯狂地参与,能够设计出这样一套体系,的确是让人非常佩服。
我个人在研究区块链过程中受到的启发有不少,其中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激励机制的设置。激励机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利益驱动。比如我设计了一套机制,参与进来的各方都能获得直接的利益,这当然就是鼓励这个系统继续下去的关键,比如比特币就是这样一种;另一种激励机制是间接激励,可能参与各方并不能直接获得激励,但是它会产生更加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比如食品安全、慈善等等,如何把参与各方很强的内在驱动力调动起来,就可以成为激励。
我举个食品安全的例子吧。我们已经在两年前就开始在食品方面布局区块链技术。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奶粉,从加工农场开始就是信息可溯的,之后历经生产、海外质检、运输物流、国内质检、产品上线、客户下单送货上门等多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是分布式记录的,都是有时间戳的,可以做到不可篡改,这样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手段,真正做到“让宝宝喝到的每口奶粉都是正品”。
三大行业场景是区块链的重点发展领域
FT中文网:那么目前蚂蚁金服在哪些方面已经布局了区块链技术呢?
目前,蚂蚁金服在三个领域是重点发力的,第一是金融行业,第二是民生;第三个就是商业领域。
首先,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大有可为。有人说区块链要颠覆银行,我认为这个观点比较夸大事实的。很多的银行的金融逻辑,它不是纯粹的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的,比如说银行的风控,不是我们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很多的技术有很多年的积累。区块链,更重要的使命是提升运行效率,那么像结账、清算这样的业务,就是区块链技术极好的发挥平台。
第二个部分,是民生,比如慈善捐助和扶贫等等,我们非常关注这些钱的流向,如何监管是非常大的问题,但是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痛点。还有帮助医院等等社会机构打造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那么不仅节约了病人的成本,也让医生的诊断更为高效、准确,更有利于社会。
那么第三部分,就是商业领域,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食品溯源,这方面与物联网结合,前景更为广阔。
我认为区块链的本质是全新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它会从这三个方面改变今天几乎所有的行业。
第一是信息流。区块链很大的作用是信息的共享,就像我们经常要开会一样,各个公司经常要开会,开会干什么?依次分享数据,达成决策的共识,各方把数据、信息带进来,进行数据、信息分享,然后拍拍板然后去执行。信息流的分享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做的事情是关注信息共享,保证它透明,保证它可信,保证它执行。第二是物流。有了信息流之后还是信息层面的东西,和信息相关的有物流,物流怎么保证它的流动性可信以及基础设施。第三是资金流,比如在交易数据防篡改、分布式记账等等,这些都会大大改变今天的金融结构。
区块链时代,如何确保安全?
理论上来讲,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对安全的担心。但是像蚂蚁金服这样级别和体量的公司,在安全性上我们有非常多的经验,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风控和系统安全性能力。在不断提升效率的同时,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那么通过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可以很有效地帮我们把用户的隐私保护和金融效率提升的目标整合到一起。区块链技术并不是某一个单独的技术进步,而是一个整合的系统。任何一项新技术,我们都会经历从各种验证,走向工业级的可生产系统、走向金融级的安全高效系统。所以用户所使用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目前区块链技术更多是商业场景运用的探索和试验阶段,所以我并不担心技术问题。如果一定要说一点的话,那么我是有点担心区块链这个概念过热了,引发了泡沫,把很多有志青年吸引到其他地方去了,去做了很多短期能够看到收益的事情,而没有参与到长期的、对社会更大价值的事情上来。
如同任何一个行业在高速发展时期都会遭遇人才的短缺,区块链也是如此。真正优秀的顶尖人才并不多,我们还是非常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人能够参与到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提升,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上来。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技术是中性的,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做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事情。
中美创新路径不同之处
像谷歌、facebook这样的美国传统高科技公司在区块链上似乎并没有太抢眼的表现,但是它们其实也开始发力了,包括它们也投资了很多的公司,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另一方面区块链这个技术也有一些特殊性,因为它最佳的运用场景之一就是金融,因为涉及到很多清算、支付相关的业务。所以你看到美国的很多金融机构反而是在区块链上发力很大。所以对于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巨头来说,你要发力创新,当然是要聚焦到自己的主营业务的场景中来,金融当然并不是他们的业务;而蚂蚁金服的业务不仅包括了技术,同时金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有很强的需求要在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上进行突破。但是这并不代表谷歌和facebook就不上心区块链,它们正在快速跟进。
|